时间: 2025-04-27 14:4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4:26
送耿拾遗归上都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若为天畔独归秦,
对水看山欲暮春。
穷海别离无限路,
隔河征战几归人。
长安万里传双泪,
建德千峰寄一身。
想到邮亭愁驻马,
不堪西望见风尘。
如果你是为了归秦而在天边独自行走,
面对水流和山峦,春天即将结束。
无尽的离别让人感到前路漫漫,
隔着河流,战斗的人又有几人能归来?
长安的千里之外,泪水留下两行,
建德的千座山峰,寄托着我一身的思念。
想到邮亭,我愁苦得不忍再骑马,
无法忍受向西望去,看到那纷飞的尘土。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君实,号志道。生于唐玄宗时期,后曾任职于朝廷,以诗名著称。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此诗写于作者的友人耿拾遗即将返回上都(长安)之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对离别的无奈与思索。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及对战乱的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送耿拾遗归上都》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送别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思念与忧虑细腻地融入到自然景物之中。开篇以“若为天畔独归秦”引入,诗人设想友人孤独归去的情景,瞬间勾起了读者的思考。接着,诗人通过“对水看山欲暮春”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带有一种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
接下来,诗人转向无尽的离别之路,表达了对战乱的担忧,尤其是“隔河征战几归人”一句,愈发让人感受到离别的苦涩与无奈。长安万里传双泪,泪水是思念的具象化,浓烈而真实。最后的“想到邮亭愁驻马”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愁苦,表达了对友人归途的牵挂与不忍。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融入了对人世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全诗围绕离别、思念与战乱的主题,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情怀念以及对战乱中人们命运的忧虑,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与人情的温暖。
《送耿拾遗归上都》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长安”指的是哪个城市?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友人归途的忧虑?
《送友人》 by 李白: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