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1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14:47
送杜使君朝觐
作者:贯休 〔唐代〕
借寇借不得,清声彻帝聪。
坐来千里泰,归去一囊空。
遗爱封疆熟,扳辕草木同。
路遥山不少,江静思无穷。
花舸冲烟湿,朱衣照浪红。
援毫两岸晓,欹枕满旗风。
道罕将人合,心难与圣通。
从兹林下客,应代天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杜使君朝觐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借助外力是无法实现的,清声能传达至高的帝王。坐在这里,千里之远的旅程如同安坐,回程时却一无所获。诗人感慨杜使君的遗爱已深厚,路途遥远但山川河流依旧。烟雾笼罩着花舸,红衣映照在波浪上。一边书写,两岸的曙光映入眼帘,风吹动了旗帜。人际关系稀少,心灵难以与圣明的君主沟通。从今往后,我将成为山林中的客人,愿为国家出力。
作者介绍:贯休(830年—912年),字宗卿,号澹泊,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个性鲜明著称。他的诗风清新隽永,常以自然景物和人际关系为题材。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唐代政治动荡时期,诗人以送别杜使君为契机,抒发了对国家和人事的深刻思考,以及个人的无奈与孤独。
贯休的《送杜使君朝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寄托,展现了送别的复杂情感。诗中通过“借寇借不得”开篇,直接指出依赖外力的无奈,折射出个人的无力感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人将杜使君的清声与帝王的聪明联系在一起,展现了对君主的敬重与期望,暗示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接下来的“坐来千里泰,归去一囊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奈,千里旅途虽然安坐,但收获却微乎其微,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后面的“遗爱封疆熟,扳辕草木同”,诗人用自然景象比喻人间的情感,表现了对杜使君深厚的爱戴。
整体看,诗的意象丰富而细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之情。诗人在表达对杜使君的祝福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在政治风云中身不由己的心态,既是对友人的送别,也是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杜使君的深情祝福,同时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借助外力的无奈?
诗中“朱衣照浪红”描绘的是哪个意象?
诗人对杜使君的感情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