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9:51
寄题诠律师院
作者:贯休〔唐代〕
锦溪光里耸楼台,
师院高凌积翠开。
深竹杪闻残磬尽,
一茶中见数帆来。
焚香只是看新律,
幽步犹疑损绿苔。
莫讶题诗又东去,
石房清冷在天台。
在锦溪的光辉中,楼台高耸,
师院的建筑高高地立于翠绿之上。
在幽深的竹林中,听不到残磬声的回响,
在一杯茶中,看见几只帆船驶来。
点燃香火只为欣赏新法条,
悠然走步却担心踩坏绿苔。
不要奇怪我又向东去题诗,
那石屋在清冷中,位于天台之上。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律师院的清幽环境与法律文化,体现了法律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作者介绍:贯休,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涉及法律、佛教及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诗成于法治日渐兴盛的唐代,反映了诗人对法律的关注与对自然的向往。
《寄题诠律师院》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色与深厚的法律文化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法律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锦溪的美丽与师院的高耸,给人一种宁静而高远的感觉。随着诗的深入,诗人不仅在观察周围的环境,也在思索法律的意义与自身的处境。
在“深竹杪闻残磬尽”,诗人似乎在追寻一种心灵的宁静,竹林的幽深与磬声的遏制,形成对比,暗示了法律的严肃与自然的和谐。而“一茶中见数帆来”则引入了生活的气息,一杯茶的悠闲中,几只帆船缓缓而来,象征着未来的希望。
接下来的“焚香只是看新律”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法律的热爱与研究,而“幽步犹疑损绿苔”则展现出一种在法律与自然之间的犹豫与反思。最后一句“莫讶题诗又东去,石房清冷在天台”则表明诗人愿意继续前行,在对法律的探究中保持清冷的心态,追求更高的理想。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描绘了法律的严肃与生活的闲适,表现出诗人深刻的内心世界与对自然的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法律的热爱、对自然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锦溪”象征什么?
“焚香只是看新律”中,诗人是在做什么?
诗最后一句“石房清冷在天台”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段内容为您提供了对《寄题诠律师院》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帮助您深入理解这首古诗的美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