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2:3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32:04
刻形求得相,事事未尝眠。
霖雨方为雨,非烟岂是烟。
童收庭树果,风曳案头笺。
仲虺专为诰,何充雅爱禅。
静嫌山色远,病是酒杯偏。
蜩响初穿壁,兰芽半出砖。
堂悬金粟像,门枕御沟泉。
旦沐虽频握,融帷孰敢褰。
德高群彦表,善植几生前。
修补乌皮几,深藏子敬毡。
扶持千载圣,潇洒一声蝉。
棋阵连残月,僧交似大颠。
常知生似幻,维重直如弦。
饼忆莼羹美,茶思岳瀑煎。
只闻温树誉,堪鄙竹林贤。
脱颖三千士,馨香四十年。
宽平开义路,淡泞润清田。
哲后知如子,空王夙有缘。
对归香满袖,吟次月当川。
休说惭如揵,尧天即梵天。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无奈。诗中提到,追求外在的形象,事事都无法安睡。雨水确实是雨水,不是烟雾。小孩在庭院里摘果子,微风吹动案头的纸笺。仲虺(古代的一种官职)专门负责诰命,何以充盈我对禅的热爱。静谧的环境中,总觉得远山的颜色显得疏远,病痛则来自于酒杯的偏好。蝉声从墙壁缝隙里传来,兰花的芽儿刚刚从砖缝中露出。堂上挂着金色的佛像,门前枕着御沟的泉水。虽然每天都频繁沐浴,谁敢轻易掀开细腻的帷帐。德行高尚的人在世上受到尊重,善于种植的几个人在生前便得到了认可。修补乌皮的桌子,深藏着子敬的毡子。扶持千载的圣人,轻松自在地一声蝉鸣。棋局连着残月,僧人与大颠(佛教高僧)相交。常常明白生命如幻影,维持的如同直弦。饼的味道让我想起莼羹的美味,茶的香气让我想起岳瀑的煎沏。只听见温暖的树木声誉,反而觉得竹林中的贤人可鄙。三千士人中脱颖而出,馨香飘散了四十年。宽阔平坦的义路,淡淡的雨水滋润着清田。哲人知道如同儿子一般,空王(无名王者)与我有缘。对归来的香气满袖,吟咏之时月照在河川。不要说惭愧如同绳索,尧天便是梵天。
贯休是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830年,卒于884年。他以诗风清新、格调高雅著称,擅长描写山水、闲情,尤其以禅宗思想为背景的诗作而闻名。
《和韦相公见示闲卧》写于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忙世事的反思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浮躁与人们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贯休的《和韦相公见示闲卧》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思考的诗作,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宁静的渴望。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开篇“刻形求得相,事事未尝眠”,道出了对外在形象的追求与内心的失眠,显示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诗中对自然的描绘,如“霖雨方为雨,非烟岂是烟”,不仅展现了天气的变幻,也暗示了诗人对真实与虚幻的思考。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提及了生活中的琐事,如“童收庭树果,风曳案头笺”,这些细微之处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美好,构成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棋阵连残月,僧交似大颠”这样的意象,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心灵的沟通。最后一句“尧天即梵天”则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渴望,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的手法,抒情与叙事相结合,情感真挚而深邃,展现了贯休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哲学思考。
整首诗探讨了生与死、真实与幻影之间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繁忙的反思,展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仲虺”是什么?
诗中表现的生活态度是:
“尧天即梵天”表达了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