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8:3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8:30:48
秋风吹故城,城下独吟行。
高树鸟已息,古原人尚耕。
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
不复叹岐路,马前尘夜生。
秋风吹拂着故乡的城池,我在城下独自吟唱着。
高大的树木中,鸟儿已经栖息,古老的原野上,还有人在耕作。
岁月流逝,河水静静流过,往昔的事情在明亮的月光下浮现。
不再叹息人生的岐路,尘土在夜色中缓缓升起。
作者介绍:崔涂(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曾任官职,诗作多以描写自然和人情为主,风格清新流畅,常反映出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秋天,诗人可能在秋风萧瑟的日子里,踏上通往洛阳的旅途,思绪万千,感受到故乡与人生的种种变化。
《夕次洛阳道中》是一首充满思索与感慨的诗作,通过描绘秋风、鸟息、高树和耕作的人,呈现出一种宁静的乡村景象,似乎与喧嚣的都市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此刻独自吟唱,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过往的追忆。
诗的前两句“秋风吹故城,城下独吟行”开篇即设定了场景,秋风的吹拂带来了萧瑟的气息,诗人的独吟又增添了几分孤独。随后的描写则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既有高树鸟息的宁静,又有古原上人们辛勤耕作的景象,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往事如月光般清晰而遥远,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最后一句“不复叹岐路,马前尘夜生”则是对人生选择的释然,诗人不再对过去的选择感到迷茫,而是接受了生活的现实,马前的尘土在夜幕下升起,象征着新的旅程和新的开始。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透出深刻的哲理,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悟,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人生感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岁月的感慨以及对人生选择的释然,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内心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在哪个季节吟唱此诗?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往事月空明”中的“月”象征什么?
A. 迷茫
B. 怀念
C. 希望
D. 悲伤
以下哪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态度?
A. 不复叹岐路
B. 高树鸟已息
C. 秋风吹故城
D. 古原人尚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参考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诗的艺术魅力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