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四皓墓

《过四皓墓》

时间: 2025-08-05 13:41:42

诗句

我行至商洛,幽独访神仙。

园绮复安在?

云萝尚宛然。

荒凉千古迹,芜没四坟连。

伊昔炼金鼎,何年闭玉泉?

陇寒惟有月,松古渐无烟。

木魅风号去,山精雨啸旋。

紫芝高咏罢,青史旧名传。

今日并如此,哀哉信可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3:41:42

原文展示:

过四皓墓
作者: 李白

我行至商洛,幽独访神仙。
园绮复安在?云萝尚宛然。
荒凉千古迹,芜没四坟连。
伊昔炼金鼎,何年闭玉泉?
陇寒惟有月,松古渐无烟。
木魅风号去,山精雨啸旋。
紫芝高咏罢,青史旧名传。
今日并如此,哀哉信可怜。

白话文翻译:

我来到商洛,幽静地寻访神仙。
那美丽的园子如今在哪里?云雾仍然缭绕。
这里荒凉的古迹,四个坟墓都被淹没。
曾经炼金的鼎,是什么时候封闭了玉泉?
山岭寒冷,只有明月高挂,松树古老,已渐渐无烟。
树林中的鬼魅随着风呼啸而去,山中的精灵在雨中啸叫。
紫芝高歌已罢,青史上旧日的名声仍然流传。
今天依旧如此,哀伤啊,真令人可怜。

注释:

字词注释:

  • 幽独:幽静而孤独。
  • 园绮:美丽的园林,指仙境。
  • 芜没:荒废、淹没。
  • 炼金鼎:古代炼丹用的器具。
  • 玉泉:传说中隐藏不露的泉水,象征神秘。
  • 木魅:树林中的鬼魅。
  • 紫芝:传说中的一种灵草,象征长生不老。

典故解析:

  • 四皓:指四位隐士,象征追求超脱世俗的精神。
  • 炼金:古代道教中炼制长生不老药的活动,代表对永生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仙”。他的诗以豪放、奔放、清新见长,擅长抒情与咏史,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过四皓墓》创作于李白游历之际,表达了对隐士的敬仰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他对追求精神自由与长生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过四皓墓》是李白在游历商洛时的感怀之作。诗中不仅表现了对四位隐士的追思,更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开头的“我行至商洛,幽独访神仙”,便道出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接下来的“园绮复安在?云萝尚宛然”则表达了对昔日美好景象的追忆和怀念。

诗中“荒凉千古迹,芜没四坟连”描绘了历史的苍凉感,暗示了盛世与衰败之间的无常。李白通过“伊昔炼金鼎,何年闭玉泉”提及炼金术,象征着他对不朽的渴望与追寻,但却又感到无奈和失落。

最后,诗的尾声“今日并如此,哀哉信可怜”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与惋惜。整首诗浑然一体,情感真挚,寓意深远,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行至商洛,幽独访神仙。
    • 诗人独自踏上商洛之行,追寻神仙的踪迹,表现了他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2. 园绮复安在?云萝尚宛然。
    • 质问往日的美好园林何在,现仍云雾缭绕,体现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3. 荒凉千古迹,芜没四坟连。
    • 描绘古迹的荒凉与历史的遗忘,四位隐士的墓地被埋没,反映历史的无情。
  4. 伊昔炼金鼎,何年闭玉泉?
    • 提及炼金术和长生不老的渴望,感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5. 陇寒惟有月,松古渐无烟。
    • 描绘孤寂的夜晚,只有明月相伴,松树古老却已无烟火,象征生命的孤独与消逝。
  6. 木魅风号去,山精雨啸旋。
    • 鬼魅和精灵在风雨中呼啸而去,呈现了自然的狂野与诗人内心的激荡。
  7. 紫芝高咏罢,青史旧名传。
    • 描述灵草的高歌已结束,往日名声依旧流传,暗示历史的流逝与传承。
  8. 今日并如此,哀哉信可怜。
    • 直面现状,感叹如今的苦闷与无奈,情感真挚深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比喻孤独的陪伴。
  • 拟人:木魅、山精具有人性化的表现,增强诗意。
  • 对仗:如“木魅风号去,山精雨啸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隐士精神的尊重,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示了李白不屈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神仙: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追求超脱。
  • 园绮:代表美好与和谐的生活环境。
  • :象征孤独与清冷的美。
  • 紫芝:象征长生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过四皓墓》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白居易
    • C. 李白
    •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四皓”指的是?

    • A. 四位隐士
    • B. 四个皇帝
    • C. 四个山峰
    • D. 四种植物
  3. 诗中“园绮复安在?”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向往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现状的满意
    • D. 对死亡的恐惧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 李白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者都反应了对历史的思考,但李白更强调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而杜甫则关注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日吴阊杂诗 送张若水出关 秋日怀幔亭先生二首 其二 喜汉槎入关和健庵先生原韵 捧读石斋黄公所撰先少保神道碑赋此追感 九月十九日同贲黄理田公燮登慈仁寺内毗卢阁分赋登高二韵录一 送钱塘翁武原同知黄州 邺中怀旧临漳令万大士 南阳追感彭禹峰先生 花朝待毛亦史不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鳥字旁的字 题号 镸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隐虑 包含攒的成语 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焚香列鼎 杀人越货 寒毛卓竖 远亲近友 投河奔井 包含低的词语有哪些 猷为 浟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