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0:44
妾本崇台女,扬蛾入丹阙。
自倚颜如花,宁知有凋歇。
一辞玉阶下,去若朝云末。
每忆邯郸城,深宫梦秋月。
君王不可见,惆怅至明发。
我原是崇台的女子,轻盈如同蛾子飞入宫阙。
自以为容颜如花,哪里知道会有凋零的一天。
一声告别在玉阶下,离去如同晨曦中的云朵。
每当我怀念邯郸城,深宫中常梦见秋月。
君王无法见到,惆怅愁苦直到天明。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品以豪放飘逸著称。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白在宫中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宫廷生活的无奈与失落。诗中通过对美好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命运的感慨。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是一首极具情感的诗作,展现了李白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女主人公的自我认知与对爱情的渴望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她从美丽到凋零的无奈。开头两句,以“妾本崇台女”引入,展现了她的身份与过去的荣华,随后的“自倚颜如花”则流露出她对自身美貌的自信。然而,这种自信与现实的悲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令人感到惋惜。接下来的“去若朝云末”形象地描述了她的离去,轻盈如云,却也暗含无常。
“每忆邯郸城,深宫梦秋月”中,邯郸作为她的故乡,是她心灵的寄托,而深宫的生活则如同秋月般孤寂。在最后两句中,君王不可见的无奈,表达了她心中深深的惆怅与失落,直至天明,愁苦依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展现了女性在历史长河中的脆弱与坚韧,李白在诗中以真挚的情感和精湛的技艺,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复杂与生活的无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女性的美丽、无奈与对爱情的渴望和追忆,反映了对自由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女主人公的身份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故乡是哪里?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