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5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52:21
送徐咏亭舅氏之官吴中 其二
平生壮怀抱,少小黔南游。
三年滞章门,两载依并州。
饥来强驱人,欲见嗟无由。
挥手一何暂,去去燕山秋。
挟瑟歌吴趋,仰视南云浮。
江湖盛兵革,枳棘愁锄耰。
浮名苦相绊,蹙若驹负鞧。
安得买青山,归卧沧江舟。
紫荆共环堵,相与俱白头。
我平生怀抱壮志,少年时曾游历黔南。
在章门滞留三年,在并州依附两载。
饥饿时被迫离开,想见故乡却无从。
挥手告别是多么短暂,离去时正值燕山的秋天。
带着瑟琴到吴地歌唱,仰望南方的云彩漂浮。
江湖之间战火纷飞,忧愁如枳棘般刺人。
浮名让我苦苦纠缠,像小马背负沉重的鞭子。
何时才能买下青山,归卧于沧江的船上?
愿与紫荆花共度晚年,携手到白头。
作者介绍:钱宝廉(1640-1717),字恕庵,号寄庐,清代诗人,以诗才和书法闻名。其诗风多表现出对家国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送别舅氏徐咏亭之际,表达了对故乡和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感慨。
《送徐咏亭舅氏之官吴中 其二》不仅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全诗情感真挚,字句间透露出诗人对壮志未酬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渴望。开篇的“平生壮怀抱”点出诗人的抱负,接着通过对个人游历的回忆,展现了他在社会变迁和个人遭遇中的孤独和苦涩。特别是“江湖盛兵革,枳棘愁锄耰”两句,生动描绘了战乱之下的苦涩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无奈与忧虑。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如“燕山秋”、“白头”等,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富有理想色彩的世界。诗人希望能“买青山,归卧沧江舟”,这不仅是对宁静生活的渴求,也是对理想自由的追寻。结尾的“紫荆共环堵,相与俱白头”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达了与友人共度晚年的愿望,既是对理想的憧憬,也带有淡淡的伤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浮名苦相绊”)、对仗(如“江湖盛兵革,枳棘愁锄耰”)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求与无奈,展现了对友谊和理想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平生壮怀抱”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悲伤
B. 雄心壮志
C. 失落
诗中提到的“江湖盛兵革”主要描述了什么情况?
A. 和平
B. 战乱
C. 繁荣
诗人希望“安得买青山”意味着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向往宁静生活
C. 寻求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钱宝廉的此诗同样描绘了对自然与生活的向往,但王维更多的是对宁静生活的描绘,而钱宝廉则在宁静中掺杂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送徐咏亭舅氏之官吴中 其二》的思想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