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襄垣王君归南阳别墅

《送襄垣王君归南阳别墅》

时间: 2025-04-26 18:34:32

诗句

都门霁后不飞尘,草色萋萋满路春。

双兔坡东千室吏,

三鸦水上一归人。

愁眠客舍衣香满,走渡河桥马汗新。

少妇比来多远望,应知蟢子上罗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4:32

原文展示:

送襄垣王君归南阳别墅
作者: 韩翃 〔唐代〕

都门霁后不飞尘,
草色萋萋满路春。
双兔坡东千室吏,
三鸦水上一归人。
愁眠客舍衣香满,
走渡河桥马汗新。
少妇比来多远望,
应知蟢子上罗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都门的天空在雨后放晴,空气清新,尘埃不再飞扬。春天的草色青翠满路而生。双兔坡的东面,有千户人家的官吏;水面上,三只乌鸦飞过,映衬着归来的行人。旅馆中我因思乡而愁眠,衣衫上弥漫着香气,刚渡过河桥,马儿的汗水还未干。少妇最近常常向远方眺望,想必她知道那飞虫已在罗巾上。

注释:

  • 都门:指京城,特指长安。
  • 霁后:指雨过天晴,空气清新。
  • 草色萋萋:草色茂盛,形容春天的生机盎然。
  • 双兔坡:地名,传说有双兔在此栖息。
  • 千室吏:指居住着许多官吏的地方。
  • 归人:回家的行人。
  • 愁眠:因思乡而失眠,心情忧愁。
  • 衣香满:衣衫上弥漫着香气,暗指思乡情。
  • 少妇:年轻的妻子。
  • 蟢子:小虫,形象化地表现出思念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翃,唐代诗人,字季直,号雅望,生于公元710年,卒于公元780年。他以俊朗的诗才和清新的风格著称,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中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借送别友人之际,抒发对故乡和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送襄垣王君归南阳别墅》是一首抒情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以及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全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和旅途的恬淡。开篇以“都门霁后不飞尘”描绘了雨后清新的空气,接着“草色萋萋满路春”将春天的气息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诗中提到的双兔坡、千室吏、三鸦水等意象,不仅描绘了旅途中的美景,更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通过“愁眠客舍衣香满”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与思念,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异乡的愁苦。最后一句“少妇比来多远望,应知蟢子上罗巾”,则通过少妇的举动,巧妙地暗示了对归人的思念与期待,情感真挚而细腻。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与旅人心情的交织,展现了春天的盎然生机与人间的离愁别绪,情感深邃而含蓄,意境悠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都门霁后不飞尘:都城雨后,空气清新,尘埃不再飞扬,给人以清爽明快的感觉。
  2. 草色萋萋满路春:春天的草色茂盛,生机勃勃,象征着希望与生长。
  3. 双兔坡东千室吏:描绘了双兔坡东边的繁华,暗示着社会的繁荣。
  4. 三鸦水上一归人:水面上飞过的三只乌鸦,映衬着归来的行人,传达出一种孤单的情感。
  5. 愁眠客舍衣香满:在异乡的旅馆中,因思乡而愁苦,衣服上弥漫着香气,暗示对故乡的怀念。
  6. 走渡河桥马汗新:刚刚渡过河桥,马儿的汗水尚未干,表现出旅途的艰辛。
  7. 少妇比来多远望:年轻的妻子常常远望,表现出对归人的思念。
  8. 应知蟢子上罗巾:通过少妇的目光,暗示她对归人的思念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蟢子上罗巾”形象地传达了思念的细腻情感。
  • 对仗:如“愁眠客舍”和“走渡河桥”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兔、鸦、草等自然意象,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游子的孤独。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送别及思乡的主题,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情的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而细腻,营造了一个温暖而又忧伤的氛围。

意象分析:

  • 都门:象征繁华与喧嚣。
  • 草色:象征生命与希望。
  • 双兔坡:代表宁静与美好。
  • 三鸦水:象征孤独与归属。
  • 少妇:象征思念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写的季节是什么?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 D. 冬季
  2. “愁眠客舍衣香满”中的“香”指的是什么?

    • A. 旅馆的香气
    • B. 思乡的情感
    • C. 衣服的香味
    • D. 花香
  3. 诗中提到的“少妇”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开心
    • B. 思念
    • C. 忧伤
    • D. 无所谓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写春天,但更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色。
  • 杜甫《春望》:表现了国家动荡中的忧伤情感,反映了更深层的社会问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听蝉鸣应诏诗 去东阳与吏民别诗 登玄畅楼诗 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 其四 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 其三 休沐寄怀 车遥遥二首 其二 鸣雁行 江南思四首寄曹毅之 其三 中林之棘 送崔子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诂经精舍 卷旗息鼓 西字头的字 闻声相思 后悔不及 事重身衰 音字旁的字 包含恋的词语有哪些 势利之交 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致味 风字旁的字 辞世 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門字旁的字 慢易生忧 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疋字旁的字 葱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