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08
题张逸人园林
作者: 韩翃 〔唐代〕
花源一曲映茅堂,
清论闲阶坐夕阳。
麈尾手中毛已脱,
蟹螯尊上味初香。
春深黄口传窥树,
雨后青苔散点墙。
更道小山宜助赏,
呼儿舒簟醉岩芳。
这首诗描写了张逸人的园林景致。首先,花源的流水映照着茅草屋,夕阳下,闲坐于清静的台阶上。手握麈尾,早已脱落了毛发,蟹螯尊上的美味刚刚散发出香气。春天深处,小鸟在树间传声,雨后青苔点缀着墙面。更有小山,正好适合游赏,呼唤孩子们铺开竹席,醉于岩石的芬芳之中。
该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现出一种田园诗的意境,反映了唐代文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韩翃,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及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当时社会繁荣,文人们常常借助诗歌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题张逸人园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恬静雅致的园林场景,诗人在悠闲的氛围中,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诗的前四句从自然景观切入,描绘了花源、夕阳、蟹螯等元素,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后四句则通过对春深黄口的描写,表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最后以呼儿舒簟的场景结束,给人以温暖的余韵。
整首诗运用清新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与人文和谐交融,表达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而“呼儿舒簟醉岩芳”的结尾,更是将读者带入一种宁静而愉悦的境界,体现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理想与审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文人对清新自然的追求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清论闲阶坐夕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宁静
C. 激动
诗中提到的“蟹螯尊”象征什么?
A. 贫穷
B. 丰收
C. 追求
“呼儿舒簟醉岩芳”中“呼儿”指的是什么?
A. 诗人自己的孩子
B. 孩子们的玩耍
C. 对儿童的呼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唐代诗人对自然的不同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