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5:12
过新桥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江城局吟思,每觉心神悄。
意行西郊旷,直渡新桥小。
香传酒垆异,枕此清溪窈。
南望元公茔,峨峨翠林杪。
宰木屯高阴,牌门灿华表。
风霜二百年,剥落几昏晓。
我来增敬心,道脉伊谁绍。
有泪盈衣巾,举头闻蜀鸟。
在江城吟咏思绪时,心中常有一种幽静的感觉。
我意欲前往西郊的空旷,直接越过那座小新桥。
香气飘散,酒垆的味道与众不同,我在这清澈的小溪边安卧。
向南望去是元公的墓地,巍峨的翠林遮掩着墓冢。
宰木的地方聚集着阴影,牌门上华丽的装饰熠熠生辉。
风霜已过二百年,岁月剥落了多少晨昏。
我来到这里,心中增添了敬意,谁能传承这条精神的脉络呢?
泪水湿润了衣巾,抬头听见了蜀地的鸟鸣。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作常常蕴含对历史的沉思与哀愁,风格内敛而深刻。
《过新桥》作于董嗣杲游历之际,诗中表现了他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故人的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变迁带来的感慨。
《过新桥》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诗人在游历江城时,通过对周遭环境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故人与过往的追忆。开头几句,诗人描绘了内心的宁静与幽思,意图向西郊行去,这一行动不仅是身体的移动,更是心灵的追寻。
在新桥的描写中,诗人用“香传酒垆异”展现了环境的独特氛围,酒的香气与溪水的清澈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意境。在南望元公茔时,翠林的描绘不仅体现了自然美,也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庄严。
诗中提到“风霜二百年”,是对历史的感慨,岁月的变迁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最后,诗人用“泪盈衣巾”表达了内心的柔情与对历史的敬仰。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历史的同时,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紧密结合,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的反思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与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意识与人文关怀。
《过新桥》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元公”指的是谁?
A. 一位历史人物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父亲
D. 不确定
诗中的“泪盈衣巾”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悲伤
C. 愤怒
D.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