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3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8:20
探芳信 烘豆
作者: 俞樾 〔清代〕
趁秋早。向棚底斜阳,筠篮采到。
讶一弯新绿,眉妩斗娇好。
玉人纤手灯前剥,忙煞麻姑爪。
倩厨娘翠釜燖来,再安茶灶。
红焰一炉小。更细著晶盐,料量多少。
炙透兰心,休遣绿衣老。
拈来不独酒边宜,也是相思料。
看青青撮向茶瓯更妙。
趁着秋天刚开始,向棚下的斜阳走去,筠篮里采到了新鲜的豆子。
看到一弯新绿,眉眼间流露出娇媚的神情。
美人用纤细的手在灯前剥豆,忙得让人想起麻姑的爪子。
让厨娘把翠色的锅放在火上,再安上茶灶。
小炉里的红焰正旺,细细地加点晶盐,量有多少呢?
将豆子烤透,别让绿色的皮老去。
这豆子不单独适合酒边,也是一种相思的佳品。
看那青青的豆子放进茶碗,味道更加美妙。
俞樾(1821-1907),字伯恭,号秋水,清代书法家、诗人、文学批评家。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常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
《探芳信•烘豆》是俞樾对秋天豆子采摘及烹饪过程的描绘,诗中融入了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反映了作者在宁静的田园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愉悦。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一个宁静时光,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温馨的生活画面。开头通过“趁秋早”引入秋天的气息,紧接着描绘了在斜阳下采豆的情景,给人一种温暖而舒适的感觉。诗中的“玉人纤手”与“麻姑爪”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女性的柔美与劳动的辛勤,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
在烹饪的细节上,诗人通过“红焰一炉小”、“更细著晶盐”等描写,展现了对食物的讲究与热爱。豆子被炙烤得透心凉,象征着生命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一句“看青青撮向茶瓯更妙”则是将美食与情感结合,表达了豆子不仅适合饮酒,更是传达思念之情的佳品,暗含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豆子采摘与烹饪的描绘,传达了对生活细节的珍视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在平凡生活中蕴藏的美好情感。
《探芳信•烘豆》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俞樾
C. 李白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玉人”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位美丽的女子
C. 一种食物
D. 一位神仙
诗中提到的“麻姑爪”用来比喻什么?
A. 劳动的辛苦
B. 美丽的外表
C. 生活的琐碎
D. 青春的流逝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探芳信•烘豆》的美妙与作者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