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1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12:09
送人游蜀
作者:马戴 〔唐代〕
别离杨柳陌,迢递蜀门行。
若听清猿后,应多白发生。
虹霓侵栈道,风雨杂江声。
过尽愁人处,烟花是锦城。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去蜀地的情景。出发时在杨柳树旁告别,蜀门的路途遥远。如果在路上听到猿鸣,恐怕会让人白发增多。虹霓笼罩了栈道,风雨交加的声音混杂着江水的涛声。到达愁苦的人所经过的地方,看到的却是繁华的锦城。
马戴,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情感。
《送人游蜀》是在送别友人时所作,表达对朋友的离别之情及对未来行程的祝愿。蜀地以山水秀丽、风景如画著称,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映射出离别的惆怅与对友人的祝福。
《送人游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开篇便以“别离杨柳陌”引入,展现出离别的场景。杨柳常常象征离愁别绪,诗人在此用以渲染离别的氛围。接着“迢递蜀门行”两句,描绘了蜀道的遥远与艰辛,给人以一种旅途漫长的感受。
“若听清猿后,应多白发生”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旅途的担忧,猿鸣通常被认为是悲伤的象征,预示着离别后的孤独与愁苦。此处的“白发生”一语,既表现了对离别的忧虑,也传达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后两句“虹霓侵栈道,风雨杂江声”则展现了蜀地的自然景色,虹霓的美丽与风雨的交杂形成鲜明对比,描绘出一种奇特的自然景象,似乎在暗示着旅途中的不确定性。最后一句“过尽愁人处,烟花是锦城”则将目光转向了成都,虽然经历了许多愁苦,最终回归到繁华的锦城,显示出一种生活的希望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鲜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的惆怅与对未来的祝愿,是一首意境悠远的佳作。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与对友人的祝福,反映了人生旅途中的艰难与希望。虽然友人将要离开,但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和对友谊的珍视始终贯穿其中。
诗中“别离杨柳陌”表达了什么情感?
“迢递蜀门行”中的“迢递”是指?
“虹霓侵栈道”中的虹霓象征着?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