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4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48:45
嘶马发相续,行次夏王台。
锁郡云阴暮,鸣笳烧色来。
霜繁边上宿,鬓改碛中回。
怅望胡沙晓,惊蓬朔吹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马嘶声不断,从夏王台行过。天边的云层在傍晚时分变得阴沉,远处传来号角声,映照出火光的颜色。夜晚的霜在边疆宿营时显得更加繁密,白发在沙砾中反复洗礼。诗人怅然望着清晨的胡沙,受到北风的惊扰而感到忧虑。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其描绘的边塞景象和旅行的孤独感,常见于唐代诗人对边疆生活的表现,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战争的忧虑。
作者介绍:马戴,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写边疆生活和战争景象,风格多以悲凉、豪放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边疆动荡时期,诗人可能在征途中,感受到孤独与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感慨。
本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边疆的旅行生活。开篇以“嘶马发相续”引入,生动地描绘出旅途的状态,马的叫声仿佛在诉说旅行的艰辛。接着,诗人通过“锁郡云阴暮”表达了傍晚时分的沉重与压抑,仿佛连天色都因旅途的疲惫而暗淡。鸣笳声和火光相映,构成了边塞生活的另一种气氛,突显出战争带来的紧张感。
“霜繁边上宿”一句,描绘了夜晚的寒冷与凄凉,诗人的鬓发因旅途而改变,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艰辛。最后几句“怅望胡沙晓,惊蓬朔吹催”,不仅是对清晨景象的描写,更是对北风的感慨,令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忧虑与无奈。
整首诗在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感受,表现了旅途的辛酸与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边塞生活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嘶马发相续”描绘了什么场景?
“锁郡云阴暮”中的“锁郡”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胡沙”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