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0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9:02:18
春晚寄钟尚书
作者:罗隐 〔唐代〕
宰府初开忝末尘,
四年谈笑隔通津。
官资肯便矜中路,
酒醆还应忆故人。
江畔旧游秦望月,
槛前公事镜湖春。
如今莫问西禅坞,
一炷寒香老病身。
宰相府刚刚开放,我身为小官感到不配;
四年来我们谈笑的友谊,已经隔着长江的水。
你在官场上是否仍然高傲自负,
饮酒时是否还会想起我这个老朋友?
在江边的旧游处,我仰望着秦岭的明月;
栏杆前的公事,正是镜湖的春光。
如今就不要问我在西禅坞的情况,
我只是一炷寒香,随岁月渐渐衰老。
作者介绍:
罗隐(833年-909年),字希声,号浩然,晚唐诗人,以五言绝句见长。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对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明快,语言凝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朝晚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经历了多年的官场生活,心中充满对故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诗中表达了对昔日友谊的怀念,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春晚寄钟尚书》是一首充满思乡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老友的思念以及对自身身世的感慨。开头两句通过对宰相府的描写,引入了作者的自谦之情,表明自己身处小官之位的无奈与尴尬。紧接着,通过“谈笑隔通津”一句,展现了与好友四年的分别,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隔离。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酒、月、春等意象,回忆起昔日的快乐时光,表现出对友人的怀念。尤其“江畔旧游秦望月”,不仅让人想起美好的往昔,也增添了几分哀愁。最后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一炷寒香象征着衰老与淡薄的生命,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在意境上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在对抗岁月的同时,也在寻求内心的宁静,展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深邃与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人深切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反映了作者在官场中的孤独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同时也展示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淡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宰府”指的是哪个位置?
A. 小官
B. 大官
C. 宰相
“一炷寒香”象征什么?
A. 新鲜
B. 衰老
C. 美好
诗中提到的“通津”指的是?
A. 渡口
B. 河流
C. 山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