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1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10:36
酬章处士见寄
作者: 罗隐 〔唐代〕
中原甲马未曾安,
今日逢君事万端。
乱后几回乡梦隔,
别来何处路行难。
霜鳞共落三门浪,
雪鬓同归七里滩。
何必新诗更相戏,
小楼吟罢暮天寒。
这首诗的意思是:中原的战乱尚未平息,今天见到你,事情却繁多无比。在动乱之后,几次梦回故乡却总是隔着距离,分别后又不知该往何处走。霜雪满头的我们共同在三门江边经历波浪,白发苍苍的我们又一起回到七里滩。何必再用新诗来互相逗乐,小楼吟唱完后,夜幕降临,寒意渐浓。
作者介绍:罗隐(833年-909年),字梦阮,号紫云,唐代诗人。他的诗歌多描写社会动荡与个人的忧愁,风格独特,常以清新脱俗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中后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呈现出一种强烈的个人情感,罗隐通过对故乡的怀念与现实状况的对比,展示了他对人生无常及亲友分离的感慨。开篇提到“中原甲马未曾安”,直接点出动乱的背景,令人感受到一股沉重的历史感。接下来提到“今日逢君事万端”,不仅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也暗示了生活的繁忙与琐碎。
诗中“霜鳞共落三门浪,雪鬓同归七里滩”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岁月的无情,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沧桑与无奈。最后两句“何必新诗更相戏,小楼吟罢暮天寒”,则流露出一种淡然和孤独的情绪,诗人似乎在自我调侃,不再追求华丽的诗歌,而是更关注生活的真实与内心的感受。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情感,融入了个人的历史与社会的现实,表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敏感的情绪,使人感同身受,耐人寻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在动乱中对亲友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哪个地区的动荡?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
“霜鳞共落三门浪”中的“霜鳞”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