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9:55
双桧生南户,丛筠种北墙。
交阴奉君子,为伴老中堂。
露洗秋阶绿,风含夏簟凉。
栽花知已误,新上一番霜。
两株柏树在南边的门口生长,北墙上种着成丛的竹子。
它们交错的阴影中,陪伴着高洁的君子,成为老中堂的伴侣。
露水洗涤了秋天的青石阶,清风带来了夏天的凉意。
栽花的心思却是误入歧途,刚刚又经历了一场霜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苏辙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高超的散文技巧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苏辙移居至新居时,表达了他对新环境的喜爱与对生活的感悟。移竹象征着对新生活的期望,也暗示着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苏辙的《次韵范景仁侍郎移竹》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描绘了南边的双桧与北墙的丛筠,呈现出一种宁静的田园景象。这种植物的对比不仅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衡与宁静。
诗中“交阴奉君子”为诗人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君子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志向,诗人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与之为伴,显示了他对高雅生活的追求。“露洗秋阶绿,风含夏簟凉”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清晨的清新与夏日的凉爽,进一步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和意境的深远。
最后两句“栽花知已误,新上一番霜”,则转向对生活的反思。栽花原本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但由于霜降而遭受打击,暗示了人生中的无常与意外。这种转折让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画面中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其内心的平和与哲理。
双桧生南户,丛筠种北墙中的“双桧”指的是什么?
**“交阴奉君子”中的“君子”主要指什么?
**“露洗秋阶绿,风含夏簟凉”中的“秋阶”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