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3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2:54
送董扬休比部知真州
奏课西南最,分符江海冲。
往来观惠术,蟠错试余锋。
文字従堆案,樽罍强解容。
金山只隔水,时复听晨钟。
这首诗表达了对董扬的送别之情,诗人提到,他在西南地区的奏课最为出色,分符令他能够与江海相连。往来之间观看惠政的术法,展现了他才华的锋芒。文字在书案上堆积,酒樽中也不得不强行容纳。金山与我隔着一片水域,时常听到晨钟声。
此诗中提到的“金山”可能隐喻着佛教中的灵山,象征着理想的境地或精神追求。而“晨钟”常用于诗歌描绘清晨的宁静,也与出家修行的意象相联系。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以散文和诗歌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内容丰富多彩。
这首诗作于苏辙为送别朋友董扬而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董扬即将前往真州任职,诗中承载着对其前途的祝福和对离别的惆怅。
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描绘董扬的才华与未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诗的开头“奏课西南最,分符江海冲”展示了董扬在政事上的成就,与大江大海相连接的形象,预示着他前途的广阔。接下来的“往来观惠术”则反映了诗人对董扬施政能力的欣赏。诗中“蟠错试余锋”一句,形象地表达了知识的积累与个人才华的展现,显示出诗人对友人的高度期望。
最后两句“金山只隔水,时复听晨钟”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祝福。金山与晨钟的意象,不仅是对友人未来美好前程的寄托,也是对友谊的深情回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既有对其才华的认可,也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传达出深厚的友情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金山”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理想
C. 友情
D. 权力
“文字従堆案”中的“堆案”指的是什么?
A. 书桌
B. 知识的积累
C. 书籍
D. 文房四宝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忧伤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