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4:50
九日独酌三首 其三
作者: 苏辙
平昔交游今几人,
后生谁复款吾门。
茅檐适性轻华屋,
黍酒忘形敌上樽。
东圃旋移花百本,
西轩恨斫竹千根。
舍南赖有凌云柏,
父老经过说二孙。
全诗翻译:
往日的交游如今还有几位?
年轻一辈又有谁来拜访我?
在茅檐下我随意居住,轻松自在地生活在这华丽的屋子里,
用黍米酿成的酒,忘却了形体,尽情与酒樽对饮。
东边的园圃中,花草已被迁移了几百株,
而西边的轩窗前,恨不能尽斫数千根竹子。
南面的舍外,幸好有一棵凌云柏,
村里的老人经过时总会提起我的两个孙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反映了诗人对往昔友谊的怀念及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对后辈缺乏联系的无奈。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苏东坡的弟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和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重阳节(九月九日),诗人独自饮酒,回忆往昔的友谊和生活,感叹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表达了对孤独的感慨和对后生的关心。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感慨。开头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昔日交游的怀念与如今人际关系的冷淡,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到一丝凄凉。第三、四句以“茅檐”和“黍酒”为意象,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自得。虽然生活条件不富裕,但在心灵深处却是满满的自由与快乐。接下来,诗人描写园圃中花草的变化和竹子的砍伐,暗示着时光流逝和自然的无情。最后两句提到“凌云柏”,以此作为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家庭的依恋和对后代的期望,充满了温情与希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以孤独和时光流逝为主题,表达了对昔日友谊的怀念、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家族的关爱,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提到的“茅檐”主要象征什么?
A. 富贵生活
B. 朴素生活
C. 繁华世界
诗中“后生谁复款吾门”意指什么?
A. 诗人年轻时的朋友
B. 后辈对诗人的冷漠
C. 生活的富裕
“凌云柏”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诗人的孤独
B. 生命的坚韧
C. 时光的流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