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2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6:25:43
《离夜二首》
作者:马戴
东征辽水迥,北近单于台。
戎衣挂宝剑,玉箸衔金杯。
红烛暗将灭,翠蛾终不开。
凝夜照离色,恐闻啼晚鸦。
前年营雁塞,明月戍龙沙。
曾与五陵子,休装孤剑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征战归来的情景。诗人东征辽水遥远,北边接近单于的台地。戎装挂着宝剑,手中夹着金杯的玉箸。红烛即将熄灭,翠色的蛾子也始终未能飞起。凝聚的夜色照亮了离愁的心情,担心听到晚鸦的哀鸣。前年在雁塞驻营,明月下守卫龙沙。曾与五陵的朋友一起,休闲时装扮成孤独的剑客。
作者介绍:马戴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常常结合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展现出强烈的军事气息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诗人通过对离别和战争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战友的怀念。
《离夜二首》表现了诗人对征战生活的深刻体验和独特感悟。开篇即以辽水和单于台的地理描写,立刻将读者带入一幅战斗的画面。戎衣与宝剑的结合,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荣耀并存。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转向内心的孤独,红烛将熄灭,翠蛾未飞,象征着即将来临的寂寞与思念。
在夜色中,诗人不仅感受到离愁,更担心晚鸦的啼叫,寓意着对过去的怀念与惆怅。后半部分回忆往昔,明月戍龙沙的情景则进一步加强了对故友的思念。诗中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战斗生活的反思,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悲壮和哲思的气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斗与离愁,表达了对战友的怀念以及对战争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单于”指的是哪个民族的首领?
“红烛暗将灭”中,红烛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五陵子”是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离夜二首》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