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东阳道上

《东阳道上》

时间: 2025-07-27 08:43:01

诗句

山谷苍烟薄,穿林白日斜。

崖崩迂客路,木落见人家。

野碓喧春水,山桥枕浅沙。

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43:01

原文展示:

山谷苍烟薄,穿林白日斜。
崖崩迂客路,木落见人家。
野碓喧春水,山桥枕浅沙。
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

白话文翻译:

在山谷中,青烟缭绕而显得薄弱,阳光透过树林斜射过来。
悬崖崩塌阻碍了行人的道路,落叶间隐约可见人家。
山间的石碓随着春水的流动而发出响声,山桥静卧在浅沙之上。
前村的乌桕树果实成熟,远远看去似乎是早开的梅花。

注释:

  • 苍烟:指青烟,形容山谷中的雾气或烟霭。
  • :迂回、弯曲的意思,形容道路不直。
  • 木落:树木的叶子掉落,指秋冬时节。
  • 野碓:指乡村的石碓,通常用来磨谷物。
  • :倚靠的意思,这里形容桥靠着沙滩。
  • 乌桕:一种树,秋天果实成熟,颜色鲜艳。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描写了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黄镇成是元代的诗人,以其清新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著称。
  • 创作背景:写作于元代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东阳道上》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诗,透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全诗用简约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乡图景。开篇的“山谷苍烟薄”便引领读者走入一个朦胧而宁静的自然环境,青烟缭绕,似乎在与大自然的气息交融。接下来的“穿林白日斜”,则描绘了阳光透过树林洒落的温暖,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随着诗的推进,作者描绘了因崖壁崩塌而迂回的行路,增加了自然的险峻之感,同时也暗示了人生道路的曲折。通过“木落见人家”,更是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落叶间隐约可见的人家,仿佛在诉说着乡村生活的恬淡与宁静。最后两句“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通过乌桕的成熟与梅花的对比,表达了季节的交替与诗人内心的感慨,似乎在探寻生命的意义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和谐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山谷苍烟薄:描绘山谷中薄薄的青烟,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2. 穿林白日斜:阳光透过树林,斜射而下,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3. 崖崩迂客路:悬崖崩塌使得行路变得曲折,象征人生的艰难。
    4. 木落见人家:落叶间隐约可见的人家,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
    5. 野碓喧春水:乡间的石碓随着春水而响,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6. 山桥枕浅沙:山桥静卧在沙滩上,展现出宁静的乡村景象。
    7. 前村乌桕熟:乌桕树果实成熟,象征着丰收和美好。
    8. 疑是早梅花:乌桕的红色与梅花的花朵相似,产生了视觉上的误解,表现出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
  • 修辞手法

    1. 比喻:通过乌桕与梅花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2. 拟人:将春水与野碓拟人化,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3. 对仗:全诗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更为工整。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写山乡自然景色,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意象分析:

  • 山谷:象征宁静与隐逸,代表诗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 白日:象征光明与希望,传递出温暖的情感。
  • 崖崩:象征生活的艰辛与波折。
  • 乌桕:象征丰收与生命的美好。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暗示诗人对生活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物是什么?

      • A. 山川
      • B. 村庄
      • C. 林木
      • D. 天空
    2. 诗中提到的“乌桕”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冬天
      • B. 丰收
      • C. 伤感
      • D. 迷茫
    3.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 A. 忧伤
      • B. 宁静
      • C. 激昂
      • D. 愤怒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现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山水田园之美,表达同样的生活理想。
  • 诗词对比

    • 对比黄镇成的《东阳道上》和王维的《鹿柴》,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黄诗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诗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孤独的隐逸情怀。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意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杨浩秘丞入蜀 次韵和韩子华内翰於李右丞家移红薇子种学士 次韵和吴季野题岳上人澄心亭 九月晦日谒韩子华遂留邀江邻几同饮是夕值其 送李信臣尉节县先归湖州 守宫 王原叔内翰宅观山水园 张侍郎中隐堂 和永叔柘枝歌 依韵奉和永叔感兴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音字旁的字 吴带当风 将开头的成语 三框儿的字 女字旁的字 包含蜀的词语有哪些 无间 灯台不自照 大街小巷 隔阂 攀龙附凤 碎话 使乖弄巧 大尝 攴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左右图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