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3:29
方笠枯藤衲子装,间随巢燕寄僧房。
花埋红雨当三月,城带青山入夕阳。
古寺庭虚封薜荔,荒陵碑废上牛羊。
桐阴话罢茶烟冷,又听钟声出上方。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房的宁静场景:一个戴着方笠、穿着衲衣的僧人,偶尔有燕子在这里筑巢。三月时节,春雨中花瓣飘落,城市的轮廓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特别美丽。古老的寺庙庭院空旷,墙上长满了薜荔,而荒废的陵墓上则有牛羊闲逛。我们在桐树阴下闲聊,茶水渐凉,忽然又听见钟声从高处传来。
此诗虽无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描写的场景和意境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深刻思考,反映了禅宗的宁静与淡泊。
作者介绍:黄华,清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闻名。其诗常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华游历某个僧房时,感受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表达了他对僧人生活的理解和敬仰。
这首《宿馥公僧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僧房的宁静景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感与对人文情怀的体悟。诗中通过“方笠枯藤衲子装”引入僧人的形象,展示了他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红雨洒落在花瓣上,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丽,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在“城带青山入夕阳”中,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令人心旷神怡,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状态。诗的后半部分,古寺庭院的荒凉与牛羊的闲适,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与无常,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回味。而最后一句“又听钟声出上方”,更是将这种恬静的气氛推向高潮,钟声既是时间的流逝,也是心灵的归处。
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展现出深邃的哲理,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僧人生活的理解,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方笠”指的是什么?
“城带青山入夕阳”中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诗中“又听钟声出上方”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