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2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24:19
同梁肯新云中侄游阴那山寺
作者: 黄华 〔明代〕
叠嶂凌空结化城,
探奇共喜值新晴。
山房月出夜摩界,
云壑泉飞太古声。
猿鸟中宵随衲定,
松杉亭午伴经清。
庭前柏子青青色,
今昔何人同作盟。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寺庙的美景,表达了作者与亲友游玩的愉悦心情。诗中描绘了重重叠叠的山峰宛如一座座城池,大家在新晴的日子里探寻奇妙的事物。夜晚时分,山间的月光洒落,仿佛与神秘的空间相交。溪水的声音如同古老的回响,猿声和鸟鸣交织在夜半的宁静中,松树和杉树在午后的阳光中陪伴着清静的经文。庭前的柏树依然青翠,令人思绪万千,不禁感慨曾经的盟约,如今又有谁能与之相伴?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山水诗中的传统主题。同时,诗中“今昔何人同作盟”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变化。
作者介绍:黄华,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是在游览阴那山寺时所作,结合了游览中的见闻与对自然的感悟。明代社会相对稳定,文人之间的交往频繁,诗人常通过游山玩水来交流感情。
这首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游玩的愉悦心情,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诗中描绘的山峰、月光、泉水、猿鸟和松杉等意象,充满了生机与灵动,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尤其在“今昔何人同作盟”这一句,凝聚了对往昔友谊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许,令人深思。整体而言,诗的结构工整,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山水诗的精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中“叠嶂”指的是什么?
A. 城市
B. 山峰
C. 河流
答案:B
“今昔何人同作盟”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友谊的怀念
C.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B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排比
B. 拟人和比喻
C. 对比
答案:B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