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2:13
《东郡怀古二首》 作者:李德裕
河水昔将决,冲波溢川浔。
峥嵘金堤下,喷薄风雷音。
投马灾未弭,为鱼叹方深。
惟公执珪璧,誓与身俱沉。
诚信不虚发,神明宜尔临。
湍流自此回,咫尺焉能侵。
逮我守东郡,凄然怀所钦。
虽非识君面,自谓知君心。
意气苟相合,神明无古今。
登城见遗庙,日夕空悲吟。
河水曾经要决堤而出,波涛汹涌,水流溢出河面。
在巍峨的金堤下,伴随着雷鸣般的浪声。
投马的灾难尚未解除,为鱼群深感叹息。
唯有您手握玉器,誓言与我同沉。
诚信绝对不会虚妄,神明必定会降临。
湍急的水流至此回转,咫尺之地又岂能侵犯?
我在东郡守卫,凄凉地怀念我所敬仰的人。
虽然未曾见过您的面容,但自以为理解您的心意。
意气如果能相合,神明无论古今皆如一。
登上城头见到遗留的庙宇,日夜空自悲吟。
作者介绍: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梦得,唐代著名政治家、诗人,曾任宰相。其诗风以沉郁、深刻著称,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德裕身处东郡时,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国家动荡的忧虑。诗中反映了历史的无常与人性的忠诚,强调了人与历史之间的情感联系。
《东郡怀古二首》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感的诗作。诗的开头提到河水的决口,波涛汹涌,象征着历史的动荡与社会的变迁。这种自然现象不仅是对具体事件的描绘,也隐喻了人世的无常和历史的变迁。金堤的巍峨与波涛的汹涌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出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力。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将目光转向忠诚与信义的价值,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诗中强调“诚信不虚发”,显示出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忠诚者的追忆。尽管未曾相识,却能“知君心”,这样的情感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表现出一种深切的情谊。
最后,诗人登上城头,见到遗庙,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孤独。日夜悲吟,既是对过往的缅怀,也是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历史的哀伤,也有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历史的回忆与对忠诚的追求,表达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思考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情感与人文关怀。
诗词测试:
《东郡怀古二首》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投马”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金堤”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