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3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35:50
送友人下第归襄阳
失意已春残,归愁与别难。
山分关路细,江绕夜城寒。
草色连晴坂,鼍声离晓滩。
差池是秋赋,何以暂怀安。
春天已经结束,失意的心情让我归乡的愁绪和分别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山峦分割着细小的道路,江水环绕着寒冷的夜城。草色在晴朗的坡道上延绵,蛙声在黎明的滩涂上回响。如今的诗歌写作如同秋天的赋诗,心中却难以找到片刻的安宁。
作者介绍:项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歌多描写离别、失意等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友人下第归乡之际,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和对失意的感慨,反映了唐代士人的心态与情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内心的失落感。开头两句“失意已春残,归愁与别难”直接点出失意的主题,春天的结束象征着希望的消逝,归乡的愁绪与离别的悲伤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到深切的惆怅。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山水的意象强化了这种情感。“山分关路细,江绕夜城寒”中,细小的道路与寒冷的夜城隐喻了归乡路途的艰难与孤寂。接着“草色连晴坂,鼍声离晓滩”中,虽然描绘了自然的美好,却也透出一丝凄凉,蛙声在黎明时分响起,似乎在呼应诗人的内心。最后两句则将诗人的失落与诗赋的无奈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秋天的无情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深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失意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反映了士人心中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失意已春残”的意思是?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归乡的愁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送友人》相比,项斯的《送友人下第归襄阳》更加侧重于个人的失意与感伤,而王之涣则表现了友谊的真挚与希望。两者虽都表达了送别之情,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通过这篇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项斯的《送友人下第归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