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8:35
送表弟程六知楚州
苏轼 〔宋代〕
炯炯明珠照双璧,
当年三老苏程石。
里人下道避鸠杖,
刺史迎门倒凫舄。
我时与子皆儿童,
狂走従人觅梨栗。
健如黄犊不可恃,
隙过白驹那暇惜。
醴泉寺古垂橘柚,
石头山高暗松栎。
诸孙相逢万里外,
一笑未解千忧积。
子方得郡古山阳,
老手风生谢刀笔。
我正含毫紫微阁,
病眼昏花困书檄。
莫教印绶系余年,
去扫坟墓当有日。
功成头白早归来,
共藉梨花作寒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表弟程六的送别之情。诗中回忆了往昔的少年时光,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希望表弟在外能够有所成就,并期待他早日归来,一同享受梨花盛开的美好时光。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尤其擅长抒情。苏轼的生活经历丰富,曾屡遭贬谪,但始终保持乐观,对人生有独特的见解。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的晚年,表弟程六即将前往楚州任职,苏轼借此机会表达对表弟的关怀以及对自身经历的思考。背景中暗含了对人生短暂、美好瞬间的珍惜。
这首诗以轻松而略带忧伤的基调表现了对表弟程六的依依惜别之情。开篇通过“炯炯明珠照双璧”引入,巧妙地将表弟与自己并列,显示出对其才能的赞赏。接着,作者回忆起和表弟的童年往事,生动地描绘了二人一起嬉戏的画面,展现了纯真的友情和无忧无虑的生活。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感慨岁月如白驹过隙,年轻时的活力和健壮不再。诗中提及的“醴泉寺古垂橘柚”和“石头山高暗松栎”则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永恒,反衬出人世间的无常与变化。
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表弟未来的期待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尤其是“莫教印绶系余年,去扫坟墓当有日”一句,流露出对权位的淡然和对人生终局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回忆的温馨,也有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表弟的关心与期待,同时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轼的“炯炯明珠”是比喻什么?
A. 光明
B. 人才
C. 珍宝
“白驹”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悠久
B. 时间的流逝
C. 青春
诗中提到的“寒食”指的是什么?
A. 节日
B. 食物
C. 冬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