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1:09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苏轼 〔宋代〕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在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我跟随刘倩叔游历南山。细雨和斜风让清晨的寒意格外明显,淡淡的烟雾中,稀疏的柳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妩媚。进入淮河的清流与洛水的漫漫长河。雪沫和乳花漂浮在午后的茶盏中,蓼草和蒿笋在春盘中试吃。人间最美的滋味就是这种清淡的快乐。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以情感真挚和语言清新著称。苏轼的一生充满波折,政坛上的起伏使他的作品常蕴含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元丰七年,是苏轼在与友人游山玩水时的创作,反映了他在自然景色中感受到的宁静和快乐。诗中描绘的细雨、柳树、清流等意象,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味的词作。开头通过细雨斜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晨曦氛围,表现了诗人对气候变化的敏感与体察。接着,描绘淡烟疏柳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初冬时节的自然之美,柳树在雨中显得尤为妩媚,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入淮清洛渐漫漫”一句,表达了水流缓慢的意象,象征着生活的平和与安宁。接下来的“雪沫乳花浮午盏”,则通过细致的描写表现出生活的细腻与美好,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蓼茸蒿笋试春盘”则是对春天来临的期待,表现了诗人在严寒中对春暖花开的渴望与向往。
整首词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强调“人间有味是清欢”的主题,传达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赞美。这种清欢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感悟,更是对生活中那些微小却真实的快乐的珍视,体现出苏轼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借助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清淡、宁静的生活态度,强调对日常生活的珍惜与感悟,体现出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苏轼
D. 白居易
“人间有味是清欢”中的“清欢”指的是什么?
A. 复杂的快乐
B. 轻松而纯粹的快乐
C. 物质的享受
D. 烦恼的消散
诗中提到的自然意象有哪些?(多选)
A. 细雨
B. 柳树
C. 梅花
D. 清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