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7:17
花漏深,春睡醒。二五窥蟾半边影。烧残蜡泪泛铜盘,一尺珊瑚沁心冷。
春天的夜晚,花漏(花蕊的水滴)滴落得很深,我从梦中醒来。正值二十五,月亮的影子被我窥见半边。蜡烛已经烧尽,泪水洒在铜盘上,手中的一尺珊瑚令人感到心冷。
“窥蟾”意指月亮,蟾蜍被认为是月亮的化身,古人常用其象征月光。诗中提到的蜡泪和铜盘则传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反映出诗人在春夜的孤独与愁苦的情绪。
作者介绍:毛奇龄(1660-1722),字子升,号秋水,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通常充满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依恋和对孤独的感悟,表达了他内心的敏感和细腻情感。春夜欣赏月色时的孤独感引发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传达,展现了春夜的宁静与人的孤独。开篇“花漏深,春睡醒”即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春夜氛围,花漏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但“春睡醒”又隐含着梦醒时分的孤独。接着“二五窥蟾半边影”,表现出诗人对月亮的向往与思索,月亮的影子虽美,却也让人产生无尽的思绪与忧伤。后面的“烧残蜡泪泛铜盘”,则是对过去的追忆,蜡烛的燃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泪水洒落在铜盘上,显得分外凄凉。最后一句“一尺珊瑚沁心冷”,以珊瑚的冰冷象征内心的孤寂与失落,情感愈加深沉。整首诗在温柔的春夜氛围中,蕴含着深切的感伤与思索,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夜的宁静与孤独,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事物的感怀,传达出一种淡淡的伤感与思考。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