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4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47:06
《晚霁中园喜赦作》
作者: 储光羲 〔唐代〕
五月黄梅时,阴气蔽远迩。
浓云连晦朔,菰菜生邻里。
落日烧霞明,农夫知雨止。
几悲衽席湿,长叹垣墙毁。
曭朗天宇开,家族跃以喜。
涣汗发大号,坤元更资始。
散衣出中园,小径尚滑履。
池光摇万象,倏忽灭复起。
嘉树如我心,欣欣岂云已。
在五月黄梅时节,阴云遮蔽了远近的天空。浓厚的云层连绵不绝,附近的菰菜也因湿气生长。落日的余晖使天边的霞光明亮,农民们知道雨水终于停歇。可我却因湿漉漉的席子而感到悲伤,不禁长叹墙壁也已毁坏。天空重新明朗,家族们欢跃而喜。经过一番辛劳,天道又将开始新的轮回。脱下湿衣走出园子,小路上仍然滑腻。池水的光影摇曳着万千景象,瞬间又消失又出现。美好的树木就像我的心情,欣欣然岂能是虚假的呢?
作者介绍:储光羲,唐代诗人,以其清新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展现了独特的审美观。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黄梅时节,正值农忙季节,诗人通过描绘雨后初晴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流露出对家庭团聚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期待。
《晚霁中园喜赦作》展现了唐代诗人储光羲对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的深刻观察与感受。诗开篇描绘了黄梅时节的阴云密布,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气氛,紧接着通过对农田的描写,展现农民在经历雨水后的欣喜和对丰收的期待。这种情感的转变,正是诗人对自然变幻的敏锐感知。
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前半部分的阴沉与后半部分的明朗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起伏。在“曭朗天宇开,家族跃以喜”一句中,诗人用“跃”字彰显出家族团聚时的欢悦,传达了浓厚的人情味与家国情怀。
结尾部分,诗人以“嘉树如我心,欣欣岂云已”概括全诗,表达了内心的愉悦与满足。这种内心的安宁与自然和谐相融,体现了唐诗的典雅与深邃,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和家庭团聚的喜悦,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期待与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梅”指的是哪个季节?
A. 四月
B. 五月
C. 六月
诗人对农民的描写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欣喜
C. 愤怒
“池光摇万象,倏忽灭复起”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A. 静止
B. 变化
C. 单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唐代诗歌的美学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