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2:53
高亭忽登览,豁尔思无穷。
访古多遣迹,留题有钜公。
地分吴楚界,人在斗牛中。
不是乘槎客,那知此路通。
在高高的亭子上忽然登高远望,开阔的视野令人思绪无尽。
寻访古迹,已留下许多感慨,题写的字迹中有伟大的名人。
这片土地分割了吴楚的界限,而我正身处斗牛的场中。
我不是那乘船而来的旅客,怎会知道这条路通向何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淑真,宋代女诗人,出身于士族家庭,工诗词,尤以情诗见长。她的诗作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朱淑真游览斗野亭时,表达了她在高处俯瞰时的感慨与思索。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诗中体现了对古迹的追寻与对历史的思考。
《题斗野亭》是一首表现游览感受的诗作,诗人在高亭之上,放眼远眺,心中涌起无尽的思绪。开头“高亭忽登览,豁尔思无穷”写出诗人身处高处,视野开阔,内心的感受立刻被引发出来。接着,诗人通过“访古多遣迹”表达对历史的追寻,似乎在回顾那些伟大人物的过往,留下心灵的感慨。
“地分吴楚界,人在斗牛中”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地理与历史的思考,吴楚的界限在此处似乎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诗人身处其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交融。最后一句“不是乘槎客,那知此路通”,更是发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强调了自己并非随意漂泊的旅者,内心对未来的方向有着自我的理解与期待。
整首诗情感丰富,透过高亭的视野,诗人不仅在探索古迹,更在探索自我,表现出一种内心的独白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游览为引子,表现出对历史的追寻和对自我生命意义的思考,体现出诗人对文化的自觉和对人生道路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豁尔思无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思考 C. 快乐
“地分吴楚界”中的吴楚指的是哪两个地方?
A. 河南和陕西 B. 江苏和湖北 C. 北京和上海
诗人是否是乘槎客?
A. 是 B. 不是 C. 不确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朱淑真的《题斗野亭》与李白的《庐山谣》均表现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但朱淑真更侧重于历史的追寻与文化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然的豪放与个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