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3:12
小圃傍城郭,闭门芝术香。
名随市人隐,德与佳木长。
元化善养性,仓公多禁方。
所活不可数,相逢旋相忘。
但喜宾客来,置酒花满堂。
我欲东南去,再观双桧苍。
山茶想出屋,湖橘应过墙。
木老德亦熟,吾言岂荒唐。
小园靠近城墙,门关着散发着芝草和香草的气息。
名声随同市井之人而隐匿,品德如同美好的树木常在。
元化(自然法则)善于养性,仓公(指仓颉)多有禁忌之方。
生存的事物难以计算,彼此相逢又转瞬即忘。
只愿欢喜宾客来,置酒在花满的厅堂。
我想去东南,再去观赏那苍翠的双桧。
山茶似乎要从屋外冒出,湖边的橘子也该长过墙了。
树木虽老,品德依旧成熟,我的话难道太荒唐吗?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文才华横溢,对后世影响深远。苏轼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兼具哲理,善于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结合。
《种德亭》作于苏轼晚年,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友人相聚的珍惜。在动荡的时代中,苏轼以诗歌记录个人情感和思考,体现了他超然的胸襟。
《种德亭》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自然情趣的诗作,展现了苏轼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小园的描绘,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芝草香气的描写,传达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喜悦及对未来的期望。他希望再次观赏双桧的苍翠,象征着他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的再追求。诗中“山茶想出屋,湖橘应过墙”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向往,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语言清新,情感真挚,体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意义。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了诗人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友谊的珍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苏轼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种德亭》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仓公”指的是谁?
A. 一位农夫
B. 传说中的文字创造者
C. 一位政治家
D. 一位诗人
诗中“山茶想出屋”表现了什么意象?
A. 生活的困顿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名利的追求
D. 离别的伤感
这些资料可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词背景与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