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6:09
折为督邮腰,悬作山人室。殊非濮上音,信是泗滨石。
这块石磬被雕刻成督邮的腰带,悬挂在隐士的房间里。它的声音与濮水的音色不同,确实是泗水边的石声。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散文、词作均有极高的成就,尤其以豪放派诗词著称。他的一生充满传奇,经历了许多政治波折与个人困境,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
这首诗写于苏轼隐居于云龙草堂时,表达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音韵的感悟。石磬象征了宁静和雅致的生活,反映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的追求。
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块石磬在隐士生活中的重要性。诗人通过“督邮腰”与“山人室”的对比,展示了官场与隐居生活的不同。督邮的腰带象征着权力与责任,而山人室则代表了自由与隐逸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声音,突出了石磬的独特性,表达了对自然音韵的赞美。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个人选择的思考,也暗示了对社会的批判。整首诗精炼而富有寓意,展现了苏轼对生活深刻的观察与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石磬的形态与音色,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中隐含着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批判,传达出一种对自由的渴望。
选择题:苏轼在诗中将石磬比作什么?
A. 山人室
B. 督邮腰
C. 濮上音
D. 泗滨石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山人”是指___。
判断题:诗中强调石磬的声音与濮水的音色相同。(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