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4:48
南窗
作者:苏辙 〔宋代〕
京师三日雪,雪尽泥方深。
闭门谢还往,不闻车马音。
西斋书帙乱,南窗初日升。
展转守床榻,欲起复不能。
开户失琼玉,满阶松竹阴。
客従远方来,疑我何苦心。
疏拙自当尔,有酒聊共斟。
京城下了三天的雪,雪融化后路面泥泞得很深。
我关上门不再外出,听不到车马的声音。
我的书房书籍杂乱无章,南窗外初升的阳光照进来。
我在床上辗转反侧,想要起身却怎么也起不来。
打开窗户失去了明丽的光彩,满台阶都是松竹的阴影。
远方的客人来了,疑惑我为何如此苦闷。
我的才疏学浅自有道理,来吧,喝酒聊聊吧。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涪翁,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苏辙以诗、文、词著称,文风清新雅致,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及人情世态。
此诗作于苏辙在京城的某个冬日,因严寒和积雪的影响,他选择闭门不出,表现了孤独与思考的状态。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期待。
《南窗》是一首典型的冬日独处的诗,展示了作者在严冬中封闭自我的内心世界。诗的开头以“京师三日雪”引入,描绘了雪后泥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接着,诗人选择闭门不出,表现出一种对于外界的拒绝与无奈。西斋书籍的杂乱,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困惑与不安。
在这样的环境下,南窗的阳光透进来,象征着希望和温暖,但诗人却因身体的无力而无法起身,反映出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诗人用“开户失琼玉,满阶松竹阴”来形容窗外的景象,既是对美好事物的失去的感叹,又是对单调生活的无奈。
最后一联中,远方的客人来访,表达了对朋友的期待与关心,对生活的思考。诗人以酒作媒,试图通过饮酒来缓解内心的苦闷,显示出一种无奈而又清醒的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既孤独又深邃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京师三日雪,雪尽泥方深。
描绘了严冬的气候,雪融后道路泥泞,给人一种寒冷与孤独的感觉。
闭门谢还往,不闻车马音。
表示拒绝外界的喧嚣,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西斋书帙乱,南窗初日升。
书房杂乱象征着内心的混乱,而窗外的阳光则是希望的象征。
展转守床榻,欲起复不能。
诗人因身体或心理的原因辗转反侧,无法起身,反映出一种无力感。
开户失琼玉,满阶松竹阴。
失去阳光的美好,周围的松竹则显得阴冷,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气氛。
客従远方来,疑我何苦心。
客人远道而来,关心诗人的苦闷,展现出友谊的温暖。
疏拙自当尔,有酒聊共斟。
最后以饮酒作结,表达一种淡然与自我调节的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孤独、思考与对友谊的渴望,展现了苏辙在严冬中的内心挣扎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南窗》这首诗的作者是?
A. 苏轼
B. 苏辙
C. 李白
诗中提到“京师三日雪”,这三日雪后造成了什么情况?
A. 路面干燥
B. 路面泥泞
C. 春暖花开
最后两句提到的“有酒聊共斟”意味着什么?
A. 诗人沉醉于酒中
B. 诗人希望通过酒来消愁
C. 诗人拒绝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