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子瞻发洪泽遇大风却还宿

《次韵子瞻发洪泽遇大风却还宿》

时间: 2025-05-02 11:37:52

诗句

昨夜宿鸿泽,再来遂如归。

却行虽唝拙,乘险谅亦非。

谁言淮阴近,阻此骇浪飞。

长风径千里,蛟蜃相因依。

眇然恃一叶,此势安可违。

冒涉彼何人,勇决生虑微。

欲速有不达,鱼腹岂足肥。

风帆尚可转,野庙谁能祈。

但当拥衾睡,慎闭窗与扉。

夜闻声尚恶,起视聊披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37:52

原文展示:

次韵子瞻发洪泽遇大风却还宿
作者: 苏辙 〔宋代〕

昨夜宿鸿泽,再来遂如归。
却行虽唝拙,乘险谅亦非。
谁言淮阴近,阻此骇浪飞。
长风径千里,蛟蜃相因依。
眇然恃一叶,此势安可违。
冒涉彼何人,勇决生虑微。
欲速有不达,鱼腹岂足肥。
风帆尚可转,野庙谁能祈。
但当拥衾睡,慎闭窗与扉。
夜闻声尚恶,起视聊披衣。

白话文翻译:

昨晚在洪泽湖过夜,今天再来感觉像回到家一样。
虽然回去的路有些艰难,但乘风破浪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谁说淮阴很近呢?这狂暴的浪涛挡住了前行的路。
长风能够横扫千里,蛟龙和蜃气相依相随。
我小小的船只依靠一片叶子,这样的形势怎么能逆转呢?
冒险出海的又是谁呢?他们的勇气和决断又能有多大呢?
想要快些到达,却难免会有所失去,鱼肚子又怎么会丰腴呢?
风帆尚且能够改变方向,哪座野庙能够祈求安全呢?
不如好好地拥被而睡,仔细关好窗户和门。
夜里听闻的声音让人不安,起身查看时只得披上衣裳。

注释:

  • 鸿泽:指洪泽湖,位于今天的江苏省,是古代著名的湖泊。
  • 唝拙:指说话笨拙或行动不灵活。
  • 蛟蜃:蛟龙和蜃气,传说中的水中生物,象征着风浪和险恶。
  • 鱼腹:形容鱼的肚子,借指渔获的丰厚。
  • 野庙:简陋的庙宇,指没有神灵庇护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涧庐,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在文学、政治、哲学等方面都有极深的造诣,尤其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作者游历洪泽湖时,正值大风天气,诗人通过描绘风浪与航行的艰难,反映了旅途中的无奈与思考,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苏辙的《次韵子瞻发洪泽遇大风却还宿》是一首描写旅途艰辛与内心思考的诗。诗的开头以“昨夜宿鸿泽”引入,描绘了他在洪泽湖的夜晚,带有一丝归属感与安宁。然而,随即转入对自然环境的描写,面对大风巨浪,诗人感受到一种无力感。这种对比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既有对故乡的思念,又有对旅途艰辛的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借用“蛟蜃”之象,形象地描绘出大自然的险恶,表达了小舟如同一片叶子般脆弱,面对汹涌的浪涛,显得渺小无力。诗人还提到“欲速有不达”,暗示了急于求成往往难以达到目的的道理,表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同时,诗中反复提到对风帆的依赖,增强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感。

最后,诗人提出“但当拥衾睡”的安抚,显示出在无法改变环境时,选择顺应与沉静思考的智慧。这种从容面对的态度,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哲学思考,体现了其深邃的智慧和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昨夜宿鸿泽:夜宿在洪泽湖。
  2. 再来遂如归:今天再来感觉像回到家一样。
  3. 却行虽唝拙:虽然回去的路有点笨拙。
  4. 乘险谅亦非:在险境中航行也不是不可能。
  5. 谁言淮阴近:谁说淮阴就近呢?
  6. 阻此骇浪飞:被这骇人的巨浪阻挡了。
  7. 长风径千里:长风可以吹拂千里之遥。
  8. 蛟蜃相因依:蛟龙和蜃气相依相伴。
  9. 眇然恃一叶:渺小的船只依靠一片叶子。
  10. 此势安可违:这种形势怎么能逆转呢?
  11. 冒涉彼何人:冒险出海的又是谁呢?
  12. 勇决生虑微:他们的勇气和思考似乎微不足道。
  13. 欲速有不达:想要快速到达却常往往不如意。
  14. 鱼腹岂足肥:鱼肚子又怎么会丰腴呢?
  15. 风帆尚可转:风帆尚且能够改变方向。
  16. 野庙谁能祈:哪座野庙能够祈求安全呢?
  17. 但当拥衾睡:不如好好地拥被而睡。
  18. 慎闭窗与扉:仔细关好窗户和门。
  19. 夜闻声尚恶:夜里听到的声音让人不安。
  20. 起视聊披衣:起身查看时只得披上衣裳。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恃一叶”)、拟人(如“长风径千里”)、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的艰难,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思考以及面对困境时的从容态度,传达出一种哲理与人生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鸿泽:象征着归属与宁静。
  2. 长风:代表着自然的力量与不可控。
  3. 蛟蜃:象征着险恶与未知。
  4. 一叶:表现出渺小与脆弱。
  5. 野庙:象征着无依无靠,无法祈求庇护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鸿泽”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淮阴
    B. 洪泽湖
    C. 长江
    D. 黄河

  2. “欲速有不达”意指什么? A. 想要快速到达但未能成功
    B. 急于求成
    C. 行动迟缓
    D. 心急如焚

  3. 诗中提到的“风帆尚可转”意味着什么? A. 一切都能改变
    B. 只有船能改变方向
    C. 无法改变环境
    D. 需要依靠他人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苏辙的风格对比,两者在表达情感的细腻度与哲理思考上有相似之处,但苏轼更偏向于豪放,而苏辙则显得沉稳内敛。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传记》
  • 《唐宋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典》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桑阴曲 太师宅 西斋诗 女史咏十八首 其四 冯小怜 杨柳词 斗鸡行 宫词(十二首) 宫词(十二首) 无题效商隐体四首 其二 朱邸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云迅 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鹿字旁的字 火签 玉箫金管 聿字旁的字 升引 竭泽焚薮 彐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月点 攻城略地 日昃忘食 水火炉 辙环天下 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