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5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57:03
朔风吹桂水,朔雪夜纷纷。
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
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
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
北风吹拂着桂水,北雪在夜里纷纷扬扬。
月光暗暗照过南楼,寒气沉沉笼罩北边的水云。
烛光斜斜地才刚刚看到,船只沉重却完全没有声响。
不认识山阴的路,听到鸡鸣更加思念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山阴”可能暗指古代山阴地区,常与友人相聚之地相关联。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其一生经历了盛唐的繁华与安史之乱的动荡,作品常反映社会现实,情感深邃,风格多样,堪称古代文学的巨匠。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杜甫晚年,身处战争与饥荒之中,诗人身在舟中,夜雪纷飞,思绪万千,尤其怀念卢十四侍御弟。此时他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当前境遇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形成诗中深厚的情感。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是一首描写诗人夜晚舟中所见所感的作品。开篇以“朔风吹桂水,朔雪夜纷纷”引入,北风的寒冷与飘落的雪花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直观地表现出诗人所处环境的严酷。接着“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两句,月光悄然穿过楼阁,却被寒云笼罩,这种孤寂与压抑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
“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此句描绘烛光微弱,似乎在努力照亮周围,却因舟重而无声无息,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助。最后两句“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暗示诗人对未来路途的陌生与无奈。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友人的深情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严寒夜景与孤独心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体现了杜甫典型的忧国忧民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朔风”指的是哪种风?
诗人对谁表达了思念?
“烛斜初近见”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舟中夜雪》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表达了在夜晚的思念情感。前者侧重于对友人的怀念与孤独感,后者则通过古迹引发对历史的感慨,情感基调虽不同,但都蕴含深厚的思索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