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2:47
日下四山阴,山庭岚气侵。
牛羊归径险,鸟雀聚枝深。
正枕当星剑,收书动玉琴。
半扉开烛影,欲掩见清砧。
太阳落下后,四周的山都变得阴暗,山中的庭院里弥漫着朦胧的雾气。牛羊已归家,但回去的路却很危险;鸟儿和雀儿聚集在深深的树枝上。正躺在床上,目光对着星星,手中拿着书籍,轻轻拨动着玉琴。半扇门开着,烛光摇曳,想要遮住光线,却又看到那清脆的砧板。
诗中提到的“星剑”可能来源于古代对星辰的各种寓意,星星被视为引导和启示的象征,尤其是在黑暗的夜晚。而“清砧”则常与农家生活相关,表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关注。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作品以历史、社会和人道主义关怀而闻名。杜甫生活在动荡的时代,诗风沉郁,关注民生,常通过个人经历反映社会现实。
《暝》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的思考。
《暝》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的开头以“日下四山阴”入诗,营造出一种沉静的环境,四周的山在夕阳下显得阴暗,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而“山庭岚气侵”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山间的雾气仿佛在悄然侵入庭院,营造出一种恬淡的隐居生活的意境。
接下来的“牛羊归径险,鸟雀聚枝深”描绘了乡村的日常景象,牛羊归家、鸟雀栖息,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但又隐含着归路的险峻,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诗人在此不仅描绘了外在的环境,也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反映了内心的情感。
最后两句“正枕当星剑,收书动玉琴”,则展现了诗人夜晚的思考与音乐,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半扉开烛影,欲掩见清砧”则是对生活琐事的平淡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安宁追求,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惆怅。
整体而言,这首诗将自然、生活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杜甫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乡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园的珍惜。
诗中描绘的时刻是哪个时候?
“牛羊归径险”中的“险”字的含义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星剑”象征什么?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对杜甫的《暝》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