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4:20
留别贾严二阁老两院补阙(得云字)
作者:杜甫
田园须暂往,戎马惜离群。
去远留诗别,愁多任酒醺。
一秋常苦雨,今日始无云。
山路时吹角,那堪处处闻。
在田园里我必须暂时离去,心中对战马的眷恋让人难以割舍。
远去的旅程留下诗篇作别,心中愁苦愈发沉醉于酒。
秋天总是苦于连绵的雨,今天终于没有云彩。
山路上偶尔传来号角声,何以能忍受这种到处都听见的悲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称为“诗圣”。他的作品多描写社会现实,表现人民疾苦,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杜甫晚年,他因战乱漂泊流亡,心中对和平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惆怅交织。
杜甫的《留别贾严二阁老两院补阙》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中开篇便道出田园的向往与戎马的惋惜,揭示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与对战争的厌倦。诗句“去远留诗别,愁多任酒醺”更是将愁苦与酒醉结合,表现出内心的无奈与对现实的逃避。杜甫通过对秋天的描写,传达出深沉的忧愁,“一秋常苦雨,今日始无云”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象征着诗人的心境。
最后一句“山路时吹角,那堪处处闻”引发读者对战争的深思,号角声响起,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战争的悲哀。整首诗以伤感为主调,展现了杜甫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与对人世间苦难的敏感。杜甫在此不仅表达了个人的离愁别绪,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痛,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安宁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战争的无奈,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甫所描绘的主要情感是?
“戎马”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山路时吹角”,这句话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与李白的作品中,杜甫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情冷暖,而李白则倾向于表现个人情感与豪放的生活态度。比如李白的《将进酒》中充满了对人生的豪情壮志,与杜甫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