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5:22
慵刻芙蓉传永漏,
休誇丽藻鄙汤休。
且为小囤盛红粟,
别有珍禽胜白鸥。
拾栗远寻深涧底,
弄猿多在小峰头。
不能更出尘中也,
百炼刚为绕指柔。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悠然自得和对世俗的淡泊。诗人懒得去雕刻美丽的芙蓉花,也不愿夸耀那些华丽的事物,宁愿在这小小的囤里储存红色的谷物,别有一番珍禽在此,胜过了白色的鸥鸟。远足采栗,寻找那深涧底的美好,猿猴在小峰头嬉戏。而我却无法走出尘世,纵然经过千锤百炼,依旧如同那绕指的柔情。
贯休,唐代诗人,以诗风清新、意境悠远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山水田园的热爱,提倡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写于唐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贯休的《山居诗二十四首 其十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深切感悟。诗中开篇即以“慵刻芙蓉”引入,表明诗人对繁华世界的懒惰与疏离,接着通过“且为小囤盛红粟”的描写,展示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人更以“珍禽胜白鸥”暗示自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认为自然中的珍禽比起世俗中常见的白鸥更具吸引力。
后半部分,诗人用“拾栗远寻深涧底”和“弄猿多在小峰头”展现了他在自然中寻乐的场景,体现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不能更出尘中也,百炼刚为绕指柔”,则表达了尽管他身处世俗,但内心却如同经历千锤百炼的钢铁般坚韧,同时又柔软如指间的轻盈,展现了内心的矛盾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生活和内心自由的深切理解,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山居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薄,强调了内心的自由与和谐。
诗中提到的“慵刻芙蓉”意指什么?
A. 精心雕刻的花
B. 懒得雕刻的花
C. 非常华丽的花
D. 花的品种
诗人为何不愿夸耀“丽藻”?
A. 因为他不喜欢花
B. 因为他认为生活琐事更重要
C. 因为他觉得华丽无用
D. 因为他不懂花
最后两句的“百炼刚为绕指柔”表达的意思是?
A. 经过多次磨练后变得柔弱
B. 经过磨练后内心依然坚韧
C. 不再喜欢坚硬的东西
D. 内心与外界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