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2:2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2:25:17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作者:苏轼 〔宋代〕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
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
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落日时分,绣帘轻卷,亭台下的水面与天空相连。
我知道你为我创作的新作,窗户上湿润的青红色。
我常常想起平山堂上,枕着江南的烟雨,
孤独的鸿雁在远方消失。
我认得醉翁所说的,山色在有与无之间。
一千顷的湖面,犹如明镜般清澈,倒映着碧绿的山峰。
忽然波浪翻起,掀动着一叶白头翁。
真是可笑,兰台的公子,不懂庄生的天籁,
还在讨论雌雄之事。
一股浩然之气,带来千里快哉的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涵盖诗、词、散文,风格多样,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及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正值其人生低谷,但他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通过诗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是苏轼在黄州快哉亭写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落日、亭台、水面等自然景象,传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全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开篇以“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设置了一个宁静的黄昏场景,给人以宁静和美的感受。
接着,词人提到朋友张偓佺为自己创作的新作,窗户上的青红湿气,暗示着朋友的关心和思念。随后,苏轼回忆平山堂的往事,展现了他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对友谊的珍视。孤鸿的意象使得全诗增添了几分孤寂,体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最后,诗中提及“兰台公子”,表现了对一些文人不解自然奥义的嘲讽,强调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全词在抒情之余,融入了哲理的思考,最终以“浩然气”与“快哉风”结束,展现了作者的洒脱与胸怀。
逐句解析: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描绘了黄昏时分,绣帘轻卷,水面与天空浑然一体的美景。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表达了对友人新作的赞赏与思念,窗户上的湿气象征着友人的关心。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回忆与友人共度的时光,表现出对江南烟雨的怀念与孤独感。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提及陶渊明的醉人之语,表达对自然景色的哲理思考。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描绘湖面如镜,反射出青山的美丽,增强了意境的深远。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生动描绘波澜起伏的景象,展现自然的动态美。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嘲讽一些文人未能理解自然的真谛,反而拘泥于形式。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结尾点出自我的胸怀与洒脱,表现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和对友谊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苏轼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醉翁”指的是哪位诗人?
“落日绣帘卷”中的“绣帘”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浩然气”寓意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苏轼的《水调歌头》更注重对友谊的描绘和对自然的感悟,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情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以上是关于《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