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7:12
同群公题郑少府田家(此公昔任白马尉,今寄住滑台) ——高适
郑侯应凄惶,五十头尽白。
昔为南昌尉,今作东郡客。
与语多远情,论心知所益。
秋林既清旷,穷巷空淅沥。
蝶舞园更闲,鸡鸣日云夕。
男儿未称意,其道固无适。
劝君且杜门,勿叹人事隔。
郑侯如今显得忧愁,满头白发已五十。
他曾经是南昌的尉官,现在却成了东郡的旅客。
与他交谈常常令人感慨,谈到心事也能互相受益。
秋天的树林显得清幽广阔,偏僻的巷子里雨声淅沥。
花蝶在园中飞舞更显得悠闲,鸡鸣时夕阳渐落。
男子汉未能如愿以偿,人生的道路本就无适应之处。
劝你暂且关上门,别叹息世事的遥远。
作者介绍
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号白云,唐代著名诗人。其诗风豪放,擅长边塞诗,与王之涣、岑参并称。高适的诗作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高适与郑少府相聚时,反映了他们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索。郑少府因官职变迁而感到困惑,诗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郑侯的描绘,展现了一个中年人的无奈与迷茫。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尤其是步入中年后,许多人会感受到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无力感。诗中开头的“郑侯应凄惶,五十头尽白”直接揭示了郑少府的忧虑和白发象征的岁月流逝。接着提到的“昔为南昌尉,今作东郡客”,则展示了他从官场的显赫到如今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心境的变化。“秋林既清旷,穷巷空淅沥”,描绘了秋天的清幽景象,虽有自然之美,却也透出一丝孤独与凄凉。之后的“蝶舞园更闲,鸡鸣日云夕”,则引出一种闲适而又无奈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最后两句“男儿未称意,其道固无适”与“劝君且杜门,勿叹人事隔”,则是对人生的哲理总结,劝诫人们在面对人生的无常与纷扰时,应当选择内心的宁静,关上门不必去纠结人事的纷争。这一劝诫,既是对郑侯的安慰,也是对自身经历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郑侯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在纷扰中保持内心平和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郑侯在诗中表现出怎样的情绪?
诗中提到的“昔为南昌尉,今作东郡客”反映了什么?
诗中劝君“勿叹人事隔”说明诗人对人生的看法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