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1:3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1:37:07
小院无人,整日垂帘,孤负好春。
正春愁难系,游丝撩乱,春魂不定,飞絮飘零。
浓绿欺红,残红泣绿,泪向东风莫须倾。
群芳谱,把香绒几缕,欲绣难成。
无情最是啼莺。
更惊起阑干午梦醒。
怕一泓菱镜,照来消瘦,一声梅笛,吹彻凄清。
柳色湔衣,苔痕缀石,楼外斜阳易感人。
临波立,折杨枝作管,写出词新。
在小院里无人,我整日垂下帘子,辜负了这美好的春光。
此时春愁难以抑制,游丝飞舞,春的灵魂似乎不安定,飞絮随风飘零。
浓绿的柳树映衬着残红的花瓣,泪水向东风倾诉,似乎没有理由。
我在花丛中谱写芳香,却只得几缕香绒,想要绣出美丽的图案却难以成形。
最无情的,莫过于那啼叫的黄莺。
更令人惊醒的是,斜靠在栏杆上做的午梦被打扰。
害怕一面清澈的菱镜,照出我的消瘦;一声梅笛,吹出凄凉之音。
柳树的颜色似乎在洗净衣服,苔痕缀满石头,楼外的斜阳更加令人感动。
我在波边站立,折下一枝杨柳作管,写出新的词句。
殷秉玑,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常带有浓厚的抒情风格。
该诗作于春季,正值春光明媚之时,诗人却因孤独而感到失落,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强烈对比。
这首《沁园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的孤独感。开篇通过“小院无人”引入主题,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孤独的环境,反映出诗人对春光的感慨与失落。“正春愁难系,游丝撩乱”,春天的游丝在空中飘荡,象征着诗人心中难以捉住的愁绪。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浓绿欺红,残红泣绿”,展现了春天的繁华与凋零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群芳谱,把香绒几缕,欲绣难成”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又感到无能为力,无法将其绣成美好的画卷。尤其是“无情最是啼莺”,将自然与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出春天的无情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接着,诗人又通过“怕一泓菱镜,照来消瘦”表达出对自己消瘦形象的恐惧,展现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最后,通过“临波立,折杨枝作管,写出词新”,诗人以柳枝作管,表达出想要重新书写春天的愿望,似乎在呼唤着希望的回归。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色,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与情感冲突。
诗中“无情最是啼莺”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黄莺的叫声
C. 诗人的孤独感
D. 自然的和谐
“游丝撩乱”中的“游丝”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细雨
B. 诗人的愁绪
C. 无常的生命
D. 美好的回忆
诗人使用“折杨枝作管”表达了什么?
A. 对春天的厌倦
B. 重新创作的愿望
C. 对现实的逃避
D. 对往事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