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少年时尝过一村院见壁上有诗云夜凉疑有雨院

《少年时尝过一村院见壁上有诗云夜凉疑有雨院》

时间: 2025-05-11 19:41:04

诗句

佛灯渐暗饥鼠出,山雨忽来修竹鸣。

知是何人旧诗句,已应知我此时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41:04

原文展示

佛灯渐暗饥鼠出,山雨忽来修竹鸣。
知是何人旧诗句,已应知我此时情。

白话文翻译

灯光渐渐暗淡,饥饿的老鼠悄然出没,
山中的雨忽然降下,竹子在风中发出鸣响。
我知这是何人留下的旧诗,
应该能理解我此刻的心情。

注释

字词注释

  • 佛灯:指佛教寺庙中的灯,象征着光明与智慧。
  • 饥鼠:形容老鼠饥饿而出,暗含孤独与无奈。
  • 山雨:指山中的雨,通常来得突然且猛烈。
  • 修竹:修长的竹子,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 旧诗句:指古人的诗句,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典故解析: 在这首诗中提到的“旧诗句”,可能是指唐代诗人王维的《山中问答》中有类似的意境。苏轼通过对古诗的引用,表达自己在特定情境下的感受与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文等多个领域,风格多变,融汇了豪放与婉约的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在某个宁静的夜晚,感受到雨水与竹子交响的自然音景时,所引发的对过往的回忆和内心情感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在特定时刻的孤独感与对往昔的追忆。诗的开头“佛灯渐暗饥鼠出”,以佛灯的暗淡和饥鼠的出现,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显凄凉的氛围,显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山雨忽来修竹鸣”则通过突如其来的山雨和竹子的鸣响,传达出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无常。最后两句“知是何人旧诗句,已应知我此时情”则是对古人诗句的回味与对自身情感的深刻反思,表明了诗人与古人之间的情感共鸣。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佛灯渐暗饥鼠出:描绘了夜深人静时分,佛灯的光芒逐渐微弱,饥饿的老鼠在暗处活动,暗示了孤独和寂寞。
  • 山雨忽来修竹鸣:突如其来的山雨,竹子在风雨中发出声响,反映了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无常。
  • 知是何人旧诗句:诗人回忆起古人的诗句,表达出对古典文化的认同与敬仰。
  • 已应知我此时情:意味着古人的智慧能够洞察到诗人此刻的情感,形成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鼠的饥饿与内心的孤独相联系。
  • 拟人:竹子在风雨中鸣响,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情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意象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古人情感的共鸣,展现了对过往时光的深切回忆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佛灯:象征着智慧与内心的宁静。
  • 饥鼠:代表孤独与无奈。
  • 山雨: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无常。
  • 修竹:象征坚韧与高洁的品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佛灯”象征什么? A. 光明与智慧
    B. 黑暗与邪恶
    C. 饥饿与孤独
    D. 自然与生命

  2. 诗中的“山雨”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轻松愉快
    B. 凄凉与无助
    C. 突如其来的变化
    D. 祥和与宁静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中问答》
  • 李白的《夜泊牛头》

诗词对比: 可以将苏轼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中问答》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内心情感的反思,但苏轼的作品更侧重于孤独感与对古人情感的共鸣,而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方法》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安禅聚落 减字木兰花 夜来香 减字木兰花 其一 蓝裙子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慢 销金菊 减字木兰花 赠孔生北涯 减字木兰花 其五 减字木兰花 红叶 减字木兰花·謇会弟携眷自长沙移居北京,喜寄 减字木兰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阿姐 荡然肆志 十口相传 天从人愿 珠帘 水落归槽 人字头的字 王字旁的字 留取丹心照汗青 攘袂切齿 情坚金石 言字旁的字 优施 己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包含伊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