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戏作鮰鱼一绝

《戏作鮰鱼一绝》

时间: 2025-05-02 01:22:03

诗句

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

寄语天公与河伯,何妨乞与水精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2:03

原文展示:

戏作鮰鱼一绝
粉红石首仍无骨,
雪白河豚不药人。
寄语天公与河伯,
何妨乞与水精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在描绘鱼类时,提到粉红的石首鱼没有骨头,雪白的河豚不能治病。诗人寄语天帝和河伯,何不向他们乞求一些水中的灵动鱼鳞。

注释:

字词注释:

  • 粉红石首:指一种肉质鲜美但没有骨架的鱼。
  • 雪白河豚:指肉质细腻但有毒的河豚,常用于药用。
  • 寄语:托词、寄托希望。
  • 天公与河伯:天公指天帝,河伯是河流的神灵。

典故解析:

  • 河伯: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河伯是河流的神灵,掌管水域。
  • 天公:泛指天帝,古代信仰中的最高神明,通常被认为能够掌控自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兼具豪放与细腻,常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

创作背景: 苏轼在被贬期间,常常以鱼类为题材,表达对生活和自然的思考。这首诗反映了他对鱼类的观察与对自然界的独特理解。

诗歌鉴赏:

苏轼的《戏作鮰鱼一绝》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轻快的语调,展现了他对水中生物的细腻观察和思考。诗中提到的“粉红石首”和“雪白河豚”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鱼类特征,前者无骨的特性象征着轻盈与自由,而后者则暗含了生命的危险与药用价值。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丰富多样,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寄语天公与河伯,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渴望与期待。询问“何妨乞与水精鳞”,似乎在向神灵请求一些神奇的东西,恰如其分地传达了他希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这种轻松幽默的语气与深刻的哲理结合,使得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粉红石首仍无骨:描绘了石首鱼的独特特性,象征灵动与轻盈。
  2. 雪白河豚不药人:河豚虽然美味却有毒,暗示生命的风险。
  3. 寄语天公与河伯:表达对自然神灵的寄托与期待。
  4. 何妨乞与水精鳞:请求神灵给予美好的水中生命,展现对自然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鱼类特性与人的情感相联系,深化意象。
  • 对仗:诗句工整,形成音韵美,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悟,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思想,同时也隐含着对生命的珍视与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粉红石首:象征轻盈、自由。
  • 雪白河豚:象征美丽但危险的事物。
  • 水精鳞:象征灵动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粉红石首”指的是: A. 有骨鱼
    B. 无骨鱼
    C. 河豚

  2. 诗人向谁寄语希望? A. 河伯
    B. 天公
    C. 以上皆是

  3. 诗中“雪白河豚不药人”的意思是: A. 河豚可以治病
    B. 河豚有毒
    C. 河豚美味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鱼类描写:
    • 苏轼多以细腻观察入手,注重鱼类的特性与哲理。
    • 李白则往往通过酒与鱼的结合,表达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查询

早发楚城驿 郡斋旬假始命宴呈座客示郡寮(自此后在苏州作) 浪淘沙 惜玉蕊花,有怀集贤王校书起 严十八郎中在郡日改制东南楼因名清辉未立标榜徵归郎署予既到郡性爱楼居宴游其间颇有幽致聊成十韵兼戏寄严 清夜琴兴 偶作二首 郡西亭偶咏 卢侍御小妓乞诗,座上留赠 对酒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仙凤 卜字旁的字 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福星高照 言字旁的字 刺剑 生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飞语 糸字旁的字 盛情难却 轻视傲物 吃自在饭 投瓜报玉 当事人 嘉言善状 包含暝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