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韦偃牧马图

《韦偃牧马图》

时间: 2025-05-02 16:21:26

诗句

神工妙技帝所收,江都曹韩逝莫留。

人间画马惟韦侯,当年为谁扫骅骝。

至今霜蹄踏长楸,圉人困卧沙垅头。

沙苑茫茫蒺藜秋,风??雾鬣寒飕飕。

龙种尚与驽骀游,长秸短豆岂我羞。

八銮六辔非马谋,古来西山与东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21:26

原文展示:

神工妙技帝所收,江都曹韩逝莫留。
人间画马惟韦侯,当年为谁扫骅骝。
至今霜蹄踏长楸,圉人困卧沙垅头。
沙苑茫茫蒺藜秋,风雾鬣寒飕飕。
龙种尚与驽骀游,长秸短豆岂我羞。
八銮六辔非马谋,古来西山与东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画马技艺的感慨,提到神工巧匠的技艺被帝王所珍藏,而江都的曹操和韩信却已不复存在。韦侯(韦偃)是人间画马的代表,他当年画马是为了谁呢?至今,霜打的马蹄踩踏着长楸树,马厩的人在沙垅上困倦地睡着。沙苑一片茫茫,秋天的蒺藜已经成熟,寒风中,鬣毛在瑟瑟作响。即使龙种(优秀的马匹)依然与驽马(劣马)一起游玩,长秸与短豆又有什么好羞愧的呢?马的装备八銮六辔并不是马匹的谋划,自古以来,西山和东丘的景象早已存在。

注释:

  • 神工妙技:指非常高超的技艺。
  • 江都:古地名,曹操、韩信的故乡。
  • 韦侯:指韦偃,擅长画马的名家。
  • 骅骝:名马,通常用来形容骏马。
  • 霜蹄:马蹄踩在霜上的状态。
  • 圉人:养马的人。
  • 沙垅:沙洲的高地。
  • 长楸:一种树木,象征坚韧。
  • 龙种、驽骀:分别指优秀的马与劣马。
  • 八銮六辔:指马具,象征马的身份和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才华横溢,涉猎诗词、散文、词、书法、绘画等领域,作品风格多样,尤以豪放、清新著称。

创作背景:

《韦偃牧马图》写于苏轼的晚年,正值其政治生涯的低谷时期,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主题围绕马的象征,反映了苏轼对艺术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韦偃牧马图》是苏轼借画马技艺引发的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开头两句提到的“神工妙技”与“江都曹韩”,通过对比,展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韦偃的画马技艺被称颂,但其最终的意义却让人质疑:为谁而画?这是对艺术创造目的的反思。

此后,诗中描绘的“霜蹄”和“沙垅”则把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展现得淋漓尽致。马厩的养马人困倦地卧在沙垅上,仿佛在暗示着艺术的创造也需要时间的沉淀与耐心,然而在这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关系又显得非常苍凉和孤独。

最后,诗人以“龙种尚与驽骀游”来表达一种对比,强调即使优秀的马也不免与劣马同行,这又引出了对社会地位与个人价值的思考。诗的结尾提到的“八銮六辔非马谋”,让人反思马的地位并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反映了苏轼对命运的淡然与洒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神工妙技帝所收:形容画马的高超技艺受到帝王的珍藏。
  2. 江都曹韩逝莫留:提到曹操和韩信的历史地位已不复存在。
  3. 人间画马惟韦侯:强调韦偃是人间画马的唯一代表。
  4. 当年为谁扫骅骝:反思韦偃当年画马的真正目的。
  5. 至今霜蹄踏长楸:描绘时间的流逝,霜打的马蹄踩踏着树木。
  6. 圉人困卧沙垅头:养马人在沙地上疲惫地睡着,暗示生活的艰辛。
  7. 沙苑茫茫蒺藜秋:描绘秋天的景象,增添一份孤寂。
  8. 风雾鬣寒飕飕:寒风中,鬣毛在风中作响,增加了寒意。
  9. 龙种尚与驽骀游:即使是优秀的马也与劣马同游,反映社会现实。
  10. 长秸短豆岂我羞:表达对身份地位的不在乎。
  11. 八銮六辔非马谋:马的装备不是马自己决定的,强调命运的无常。
  12. 古来西山与东丘:历史悠久的景象,表示事物的永恒与渺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马与人生境遇作比,表达对命运的思考。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通过“圉人困卧”的描写,表现养马人的辛劳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画马和马的象征,探讨了艺术、历史、命运与个人价值之间的复杂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艺木志向的追求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力量、地位与艺术。
  2.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3. 沙垅:象征生活的艰辛与孤独。
  4. 蒺藜:象征秋天的成熟与无情。
  5. 龙种与驽骀:象征社会地位的差异与现实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韦侯”指的是谁?

    • A. 曹操
    • B. 韩信
    • C. 韦偃
    • D. 苏轼
  2. 诗中的“霜蹄”象征什么?

    • A. 劳动
    • B. 时间流逝
    • C. 坚韧
    • D. 生命活力
  3. “龙种尚与驽骀游”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艺术创造
    • B. 社会地位
    • C. 生命的脆弱
    • D. 时光流逝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与唐代王维的《鹿柴》相比,苏轼的《韦偃牧马图》更多地关注历史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象与人内心的宁静,体现了两位诗人在主题与风格上的差异。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

相关查询

种菊 过野翁亭因登岝崿山憩崇寿院僧轩共成四绝句 鸥渚偶成二首 五家林四首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十四 咏老轩 立秋后一日池上杂兴 张似之送栗子木瓜 漫兴 其二 庄器之贤能良居镜湖上作吾亦爱吾庐六诗见 涧西閒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拈花弄月 难如登天 疾味生疾 心字底的字 飠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花花太岁 喜像 龜字旁的字 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惊镳 青云得意 饮杯 是长是短 包含唤的词语有哪些 祸枢 魚字旁的字 包含诏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