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0:13
送司马入京
杜甫 〔唐代〕
群盗至今日,先朝忝从臣。
叹君能恋主,久客羡归秦。
黄阁长司谏,丹墀有故人。
向来论社稷,为话涕沾巾。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动荡局势的感慨。如今的盗贼横行,回想起先朝时我曾是君主的臣子。叹息君主对主上的恋恋不舍,而我这个久居外地的客人却羡慕能够回到秦国。黄阁之上有长官司谏的朋友,而丹墀之下也有我昔日的知己。想当年我们曾谈论国家社稷,今时却因感慨而泪湿手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世称“诗圣”。其作品以写实主义见长,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杜甫一生经历了盛唐的繁荣与安史之乱的动荡,作品深刻而感人。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诗人对国家和友人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通过对司马的送别,体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朋友的关心。
《送司马入京》是杜甫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和朋友的深情厚谊。首联“群盗至今日,先朝忝从臣”直接揭示了时局的混乱,诗人以自谦的姿态表达对历史的反思,感受到自己作为前朝臣子的愧疚。接下来的句子,诗人通过叹息君主的依恋,体现出他对国家现状的无奈与忧虑。 “久客羡归秦”一语,流露出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在“黄阁长司谏,丹墀有故人”中,诗人提到朝中的朋友,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最后两句“向来论社稷,为话涕沾巾”,以泪水作为结尾,表现出杜甫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深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杜甫深厚的家国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对国家前途的关心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反映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沉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阁”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家乡
B. 朝廷中的重要官职
C. 一种植物
D. 诗人的朋友
“久客羡归秦”中“秦”代表什么?
A. 一种情感
B. 一个历史时期
C. 诗人向往的故乡
D. 一个国家
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
A. 比喻
B. 对仗
C. 拟人
D. 排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