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发秦州(乾元二年自秦州赴同谷县纪行)

《发秦州(乾元二年自秦州赴同谷县纪行)》

时间: 2025-04-26 07:02:59

诗句

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

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

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

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

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

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

虽伤旅寓远,庶遂平生游。

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

应接非本性,登临未销忧。

谿谷无异石,塞田始微收。

岂复慰老夫,惘然难久留。

日色隐孤戍,乌啼满城头。

中宵驱车去,饮马寒塘流。

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

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2:59

原文展示

发秦州(乾元二年自秦州赴同谷县纪行)

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
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
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
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
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
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
虽伤旅寓远,庶遂平生游。
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
应接非本性,登临未销忧。
谿谷无异石,塞田始微收。
岂复慰老夫,惘然难久留。
日色隐孤戍,乌啼满城头。
中宵驱车去,饮马寒塘流。
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
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白话文翻译

我年纪渐大,变得懒惰笨拙,生活琐事也无心去谋划。没有食物时只问乐土,衣物匮乏时只思念南方的州郡。十月的汉水边,天气凉爽如同秋天。草木未曾黄落,更何况听闻山水的幽静。栗亭的名声更是美好,下面有良田和农作。肚子里充满了薯蓣,崖边的蜜也容易寻得。茂密的竹林里还有冬笋,清澈的池塘可以划船。虽然感伤于旅途的遥远,但希望能实现我一生的游历。这一地区俯瞰着交通要道,实在担心人事繁杂。应接待的人并非我的本性,登高望远却未能消除忧愁。山谷中没有不同的石头,边塞的田地也开始微微收获。怎能再慰藉这位老夫,惘然若失难以久留。阳光隐蔽在孤零的哨所,乌鸦啼叫满城头。午夜驱车离去,饮水在寒塘流淌。星月高悬,苍茫的云雾浮动。大啊,天地之间,我的道途漫长而悠远。

注释

  • :衰老,衰弱。
  • 懒拙:懒惰而笨拙。
  • 乐土:指安乐的地方。
  • 南州:指南方的州郡,代表温暖的地方。
  • 汉源:汉水的源头。
  • 栗亭:此处指一个景致优美的亭子。
  • 充肠:肚子里充满。
  • 薯蓣:一种可以食用的植物,指山药。
  • 崖蜜:生长在崖边的蜜蜂所酿的蜜。
  • 密竹:茂密的竹林。
  • 清池:清澈的池塘。
  • 惘然:迷惘、失落的样子。
  • 乌啼:乌鸦的叫声。

典故解析

  • 汉水:古代重要的河流,象征着故乡与思乡之情。
  • 栗亭:可能指的是诗人当时所见的景点,与诗人的旅行经历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的诗歌风格多变,内容涵盖了政治、社会、人生等多个方面,被誉为“诗史”。

创作背景

《发秦州》是杜甫在乾元二年(759年)自秦州赴同谷县时所作,正值安史之乱后期,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杜甫在此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艰辛的感慨,以及渴望游历的心情。

诗歌鉴赏

《发秦州》是一首抒情诗,表现了杜甫在旅途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诗中,杜甫以“我衰更懒拙”开篇,展现了他因年老而感到的无奈与懒惰。这种自我贬低的态度,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无力感。接着,诗人描绘了旅行中的种种景象,描写了汉水的清凉、草木的幽静以及栗亭的美好,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中提到的“充肠多薯蓣”与“崖蜜亦易求”,则反映了他在艰难的旅途中对生活物质的渴望与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杜甫感受到旅途的孤独与惆怅,尤其是“惘然难久留”,更是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在结尾部分,诗人以“吾道长悠悠”总结,表现了他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这首诗不仅仅是一段旅途的记录,更是对人生、社会和自我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杜甫一贯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

    • 诗人自述年老懒惰,生活琐事无心去谋划。
  2. 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

    • 生活困苦,缺乏食物和衣物,心中向往富饶的南方。
  3. 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

    • 描述十月的汉水边,天气已经凉爽,似秋天。
  4. 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

    • 草木尚未凋零,山水的幽静让人心旷神怡。
  5.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

    • 描绘栗亭的美名,更有良田相伴。
  6. 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

    • 生活中虽有薯蓣与蜜,但仍显得简陋。
  7. 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

    • 竹林茂密,有冬笋,清池可供划舟。
  8. 虽伤旅寓远,庶遂平生游。

    • 虽然感伤旅途遥远,但仍希望实现旅行的愿望。
  9. 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

    • 此地交通要道,担心人事繁杂。
  10. 应接非本性,登临未销忧。

    • 接待游客并非本性,登高望远却无法消除忧愁。
  11. 谿谷无异石,塞田始微收。

    • 山谷并无特别的石头,田地开始微微收获。
  12. 岂复慰老夫,惘然难久留。

    • 这样如何慰藉老夫,迷茫难以久留。
  13. 日色隐孤戍,乌啼满城头。

    • 夕阳隐没在孤零的哨所,乌鸦在城头啼叫。
  14. 中宵驱车去,饮马寒塘流。

    • 半夜驱车离去,马在寒塘饮水。
  15. 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

    • 星月高悬,云雾苍茫。
  16. 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 大啊,天地之间,我的道途漫长而悠远。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对比来表达情感,如“日色隐孤戍”暗示孤寂。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手法,如“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对生活困境的深切感受,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迷茫的无奈与忧虑。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反映出他对社会的关注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水:象征故乡,承载着诗人的思乡情。
  • 栗亭:代表美好的自然环境,寄托诗人的理想生活。
  • 薯蓣和崖蜜:象征生活的物质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星月和云雾:暗示人生的迷茫与广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甫在《发秦州》中提到的“乐土”是指什么?

    • A) 南方的州郡
    • B) 富饶的地方
    • C) 美丽的山水
    • D) 安乐的生活
    • 答案:D
  2. 本诗中,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乐观向上
    • B) 无奈与惆怅
    • C) 消极厌世
    • D) 充满希望
    • 答案:B
  3. “虽然感伤旅途遥远,但希望能实现旅行的愿望”的表达出现在诗的哪一部分?

    • A) 前两句
    • B) 中间部分
    • C) 后半部分
    • D) 结尾
    •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另一首著名的诗作,表达对祖国山河的思念及个人的忧虑。
  • 《春望》:同样是反映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作品。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发秦州》(杜甫):两者均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诗歌更偏向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生活的艰辛。

参考资料

  • 《杜甫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传》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国清曹源为书名已复说偈云 癸已圣节二首 癸已圣节二首 癸未御前帖子三首 癸未御前帖子三首 光孝病中闻予与在天封亦冒雪见过 关山月 故知院枢密相公叶公挽章二首 鼓吹曲 古战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殚智竭力 粗制滥造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包含揉的成语 言字旁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癶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包含懈的词语有哪些 煤窑 蕃篱之鷃 龠字旁的字 承袭 同字框的字 猿猴献果 言喻 临危不惮 万赖俱寂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