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3:09
昼梦
作者:杜甫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全诗翻译:
二月的天气让人昏昏欲睡,不仅是夜晚短,白天也分不清睡眠的时间。桃花的香气温暖而醉人,春天的水边夕阳下,梦境与现实交织。故乡的门口小巷满是荆棘,而中原的君臣则像豺狼虎豹般残忍。怎样才能让人们安心务农,不再打仗呢?希望天下普遍没有官吏横征暴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生于盛唐,经历了安史之乱,晚年生活困苦,诗风多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昼梦》创作于杜甫晚年的动荡时期,诗中反映了他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社会现状的不满。诗人在安史之乱后,目睹了家乡的衰败,心中充满了忧虑与思考。
《昼梦》是杜甫晚期的作品,诗中融合了他对春日美景的描绘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开篇以“二月饶睡”引入,表现了春季的慵懒与醉人,带有一种宁静的氛围。然而,接下来的描写则急转直下,呈现出诗人内心的忧虑与苦闷。桃花的香气与春日的美好,似乎与他所忧虑的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提到的“故乡门巷荆棘底”,让人感受到故乡的衰败与无奈,荆棘不仅是地理上的障碍,更是心灵上的重负。紧接着“中原君臣豺虎边”,诗人以豺狼的残忍来形容当时统治者的暴行,表现了他对社会动乱的深切关怀。最后一句“安得务农息战斗”,是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焦虑。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丽与社会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杜甫作为一个诗人的深刻责任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体现了他在动荡岁月中的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对社会动乱的深切忧虑,渴望国家的和平与百姓的安宁,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民生的关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二月饶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荆棘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昼梦》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