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6:01
夏日李公见访
杜甫 〔唐代〕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
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
旁舍颇淳朴,所须亦易求。
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否?
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
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
巢多众鸟喧,叶密鸣蝉稠。
苦遭此物聒,孰谓吾庐幽?
水花晚色净,庶足充淹留。
预恐樽中尽,更起为君谋。
远处的树林中,夏日的热气渐渐变淡,李公子特意来我这里游玩。
我住在简陋的村落,偏僻得靠近城南的高楼。
旁边的房舍很朴素,所需的东西也容易得到。
隔壁的邻居,我喊他过来,问问有没有酒?
墙头上流过浊酒,展席俯瞩着长流的水。
清风从两侧吹来,客人的心情已经惊动了秋意。
树巢里鸟儿喧闹,树叶茂密,蝉声稠密。
我苦于这些噪音,谁说我的小屋是幽静的呢?
水波映照着晚霞清澈,足以让我们留连忘返。
我担心酒杯不够,再为你准备更多的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未涉及具体的典故,但反映了杜甫在晚年时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朋友的热情款待。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一生历经战乱,作品多反映民生疾苦,风格沉郁悲凉。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杜甫晚年,反映了他在艰难环境中仍渴望与友人交流的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夏日李公见访》展现了杜甫在夏日炎炎中,迎接友人李公子的情景。诗中充满了自然景色与人情味,描绘了清风、流水、鸟鸣与蝉叫交织的音响,营造出一种生动的夏日氛围。杜甫的贫居与淳朴的环境使得情感更加真挚,显得格外珍贵。他心中对友人的热情款待,透过“借问有酒否”、“更起为君谋”等句子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中“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一句,虽是夏日,却暗含了对秋天的感慨,似乎预示着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人生的短暂。杜甫的“苦遭此物聒,孰谓吾庐幽?”表现了他对环境噪音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尽管外界嘈杂,他仍然希望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展现了人际间温暖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在艰难生活中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虽然贫困但依然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所提到的“公子”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杜甫
B) 李白
C) 李公子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浊醪”指的是什么?
A) 清酒
B) 浊酒
C) 美酒
D) 饮料
杜甫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担忧?
A) 生活贫困
B) 酒量不足
C) 邻居
D) 自然环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