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1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16:22
圣主忧民未解颜,
天教瑞雪报丰年。
苍龙挂阙农祥正,
老稚相呼看藉田。
这首诗表达了圣明的君主忧虑百姓的疾苦,面露愁容。而上天赐予的瑞雪预示着丰收的年头即将到来。苍龙高挂在宫阙之上,象征着丰年的农事正如火如荼。无论老年人还是孩子们,都在呼喊着,兴高采烈地观看着田地的丰收喜景。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和婉约,风格多样,广受后人推崇。
《春帖子词》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农耕社会,国家在经历了战争与动荡后逐渐恢复。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关心与对丰收的期待,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责任感和对民生的关注。
《春帖子词》是一首充满希望与生机的诗。开篇以“圣主忧民未解颜”引入,描绘了君主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关怀,展现了作者对政治的关注。接着“天教瑞雪报丰年”则转向自然与农业的关系,瑞雪是农民心目中的好兆头,暗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
诗中“苍龙挂阙”是一个重要意象,苍龙象征着皇权和天命,挂在高阙之上,表明丰收的希望与国家的安定。而“老稚相呼看藉田”则展现了农民们欢欣鼓舞的场景,老人与孩子们共同期待着丰收的喜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画面。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社会的关怀,也有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苏轼宽广的胸怀和深邃的思想。
整首诗以关心民生和期待丰收为主题,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怀,情感真挚而深刻。
“圣主忧民未解颜”中的“未解”指什么?
诗中“瑞雪”象征着什么?
“苍龙挂阙”中的“阙”指什么?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注,然而李白更偏向于个人的情感抒发,而苏轼则更强调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