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姜唐佐生

《赠姜唐佐生》

时间: 2025-05-02 10:44:53

诗句

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

适从琼管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

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锦衣他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4:53

原文展示:

赠姜唐佐生
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
适从琼管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
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锦衣他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长茅之间生长着不同寻常的芳草,犹如古时稷下的姜氏风流。你从美妙的琼管声中走出,展现出羊城的书法才能。大海何曾断绝过这片土地的脉络,穿着白袍的你正是要打破天际的局限。未来你穿着华丽的衣服被千人瞩目,那时我才相信东坡的眼光是多么的独到。

注释:

  • 长茅:指长的茅草,生长之处。
  • 异芳:不同寻常的芳草。
  • 稷下:古代稷下学宫,姜氏有名的学者。
  • 琼管:美妙的乐器,象征文采。
  • 鱼龙窟:比喻文人聚集之地,隐喻才华横溢。
  • 羊城:指广州,书法艺术的代表地。
  • 沧海:海洋,这里指广阔的天地。
  • 白袍:象征高洁、清白的装束。
  • 锦衣:华丽的衣服,象征荣华富贵。

典故解析:

  • 稷下:稷下学宫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学术殿堂,聚集了众多学者,象征着文化的高地。
  • 东坡:苏轼自号东坡居士,他的眼光独到,作品众多,具有深远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情感真挚,擅长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与姜唐佐生的友谊之际,表达对姜唐才能的赞赏与期待,反映了苏轼对朋友的关心与期盼,同时也展现了对文学事业的信心。

诗歌鉴赏:

《赠姜唐佐生》是一首充满赞誉与期望的诗。诗中通过对姜唐佐生的描绘,展现了他在文化和艺术上的非凡才能。开头提到“长茅间有异芳”,形象地描绘了姜唐的独特之处,恰如稷下的风流学者,从而确立了姜唐在文化领域的地位。接着,诗中提到“琼管鱼龙窟”,不仅表达了姜唐在音乐上的造诣,也暗示了他在文人雅集中的重要性。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沧海何曾断地脉”一句,传达出一种对文化传承的坚持与信念。白袍象征着清白与理想,而“锦衣他日千人看”则预示着姜唐未来的成功与成就。全诗意境深远,既有对朋友的赞美,也包含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充分体现了苏轼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文化事业的热爱。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长茅间有异芳”:在茅草之间生长着不同寻常的芳草,暗指姜唐的才华出众。
    • “风流稷下古诸姜”:古代稷下学宫的姜氏学者,暗示姜唐的学识与风度。
    • “适从琼管鱼龙窟”:走出美妙的音乐之地,表明其艺术才能。
    • “秀出羊城翰墨场”:在广州这个书法艺术的中心展现才华。
    • “沧海何曾断地脉”:大海从未阻断土地的连接,象征文化的延续。
    • “白袍端合破天荒”:白袍代表理想与清白,意味着他可以打破常规。
    • “锦衣他日千人看”:未来穿着华丽衣服,受到众人瞩目,寓意成就。
    • “始信东坡眼力长”: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东坡眼光的信任与赞同。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姜唐比作“异芳”,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其独特之处。
    • 对仗:如“长茅”与“羊城”,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象征:白袍与锦衣象征高洁与荣华,体现出对未来的期待。
  3.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姜唐佐生的赞美,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未来成就的期望,展现了诗人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追求的精神。

意象分析:

  1. 芳草:象征才华和独特性。
  2. 琼管:象征音乐与艺术的美好。
  3. 白袍:象征理想与清白。
  4. 锦衣:象征荣华与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苏轼
    •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白袍”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荣华
    • C. 理想与清白
    • D. 权力
  3. “长茅间有异芳”中的“异芳”指的是什么?

    • A. 普通的草
    • B. 特殊的才华
    • C. 美丽的花
    • D. 药草

答案:

  1. C. 苏轼
  2. C. 理想与清白
  3. B. 特殊的才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
  • 《水调歌头》:表达对月亮的感慨与人情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豪情壮志,但侧重于豪放与洒脱。
  • 杜甫的《春望》:更侧重于对国家的忧虑与人间疾苦,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诗文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岭南杂录(十首) 岭南杂录(十首) 岭南杂录(十首) 岭南杂录(十首) 登胥江驿亭 宝鸡县 夜泊扬子桥 朱伯徽自溪南携酒至婺源山中兼示垂丝海棠醉 朱伯徽自溪南携酒至婺源山中兼示垂丝海棠醉 江上(五首。戊申夏,奉召回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极本穷源 臣字旁的字 吝啬鬼 秃宝盖的字 话题 舟字旁的字 探案 皛淼 君子协定 采字头的字 匸字旁的字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缀叙 握拳透爪 田讼 包含迓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